河北2022高考一分一段
河北2022高考一分一段
全面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是职业定位、自我定位的前提,也是科学选择专业的关键。
首先,对自我的认识来源于自我评价。考生对自己兴趣、性格、天赋的认知是志愿选择的一个重要依据。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教育一直专注于学生智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自身的认知和个性的发展,可能造成学生对自我认识的不足和偏差。如,一些考生完全有能力选择更好的大学、更有挑战性的专业,但可能因为对自我评价过低而错失机会。
其次是他人评价。特别是家长,班主任老师的评价相对全面。但是这种评价可能带有浓厚个人喜好的色彩,有失客观,而且对学生内在价值动力、天赋能力等极其重要的内在心理特质缺乏真正的了解,因此,在参考他人意见的时候需要谨慎对待。
最后是心理测评,即通过心理测评来指导高考志愿填报。在国内,高考志愿测评是一个新鲜事物,其测评的结果较为全面和科学,渐渐地为更多的家长和教育机构所接受。考生如果希望在志愿填报时就对今后的长期发展有个较好的规划,可以尝试选择相关的测试系统帮助分析,进而对专业的选择给出一定的指导建议。
高考志愿填报无疑对考生的一生影响深远,因此,考生在专业选择时应该特别注意考虑的全面性--专业是否是自己兴趣喜欢的?专业是否自己性格适合的?专业是否是自己天赋能力擅长的?只有在三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考生才能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迈出正确、关键的一步。
与此同时,尽管高考志愿测评技术在国内发展较快,但哪怕是一些较权威的专业测评,也有其局限性,他们只能通过网络平台为考生提供测评服务,学生只有登陆其网站才能参加测评,这使得不少上网条件受到限制的考生难以通过测试对自己进行分析。
此外,市面上不少测评软件仅仅只是从兴趣的维度对考生进行考察,相对于性格和天赋,兴趣的稳定性欠佳,这样得出的结果对考生就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
在此,也提醒考生,选择测评软件时,需要先对测评体系有个系统的了解。
不可忽视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经济情况是指家庭的经济条件能否支付或是否需要支付高额学费及生活费用。这在个人综合竞争力中属次要位置,仅需贫困生和有的考生作相比较的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凡有子女读大学的家庭,都存在经济负担的问题。
在我国高等学校中,有少数的专业,国家要发给专业奖学金;绝大多数的专业,则不发;学生的费用全由家庭承担。这样,读少数有专业奖学金的家庭负担要稍轻一些,读绝大多数无奖学金的专业的家庭负担就要重一些。
一般说来,读综合性大学、理科院校、外语(课程)、财贸等院校,家庭负担要重一些。读这些院校的本科,仅学费家庭一般要支付出5000元以上。读独立院校(或分校)、艺术类院校,一年的学杂费就在1万~1.5万元。读军事院校、公安院校,家庭基本上无经济负担。因此,考生选择专业时,不得不分析家庭的经济状况。既要分析现有的情况,也要分析三、四年内的情况。
如果家庭经济困难,又选择了家庭负担重的专业,无论如何是会影响学业的。选报专业作为一种理智的选择,应当考虑这个因素,以免入学后因经济问题引起不必要的苦恼。从另一种意义上讲,作为父母辛勤培育了十几年的儿女,应当学会为父母分忧,尽力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