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刚压二本线怎么报志愿
2023高考刚过二本线如何填志愿
如果考生的高考分数刚上二本线,在选择志愿学校的时候,一般来说只能选择三本学校或者是专科高职类的学校了。因为已经在二本的分数线的边缘,被二本录取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即使是报了二本,根据以往的经验来说,也不见得会被录取,所以选择三本或者专科学校是比较稳妥的。
可能你的高考分数线已经上了二本线但是所超不多,恰好压线,走不了好二本而且有可能掉档。这个时候可以把目光转向一些好二本的专科专业。在一些二本志愿院校,大都是招收专科生的,我们可以报考专科,然后进入这个比较好的大学,学习氛围自然也好。
在两年的学习之后,我们可以参加校内的专接本考试,进入该专业的本科学习,毕业以后,学历是一样的。如果不想做专科生,还是想试一试二本的话,就查看自己的一分一档表,为自己选一些有希望的二本学校。
2023高考二本线压线生志愿填报技巧
冷热门专业结合
由于高考分数不占优势,“压二本线”考生最好可以接受较为冷门的一些学校和志愿专业,这样可以增加被录取的几率。另外,服从调剂也会增加录取机会。
中外合作办学
如果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好,高考考生可以关注各个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这类学校因为收费较高,常常在第一次志愿录取中无法录满,二本线的考生可以尝试。
2023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和技巧
1、重视第一志愿
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一定要重视第一志愿。因为招生院校最先得到的就是第一志愿考生的电子档案。如果考生把自己喜欢的专业放在了后面,当第一志愿上线的考生人数足够的时候,招生院校就不会再要其他志愿的考生了。
2、不要忽视第二志愿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再重视第一志愿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第二志愿。当考生的第一志愿在录取过程中如果因为一些原因不能被录取时,第二志愿就会成为考生的最佳选择。
很多考生都会认为第二志愿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其实每年因为第二志愿而被录取的考生也有一定的数量,所以考生还是要认真对待第二志愿。
3、服从调剂要慎重
很多考生为了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就会在志愿填报的时候选择服从调剂。因此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考生不能忽视服从调剂,特别是一些成绩较低或是竞争力较差的考生,更是需要重视。
但是考生如果选择服从调剂,就可能会失去被下一批次高校录取的机会。所以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另外,选择服从调剂的考生并不是一定就会被录取的。
如何报高考志愿详细指导
方法一:线差法
线差法的“线”是指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叫省控线。例如一本线,二本线等等。线差法就是比较考生线差与院校线差来填报志愿的方法。其中,考生线差是高考成绩与省控线的差值,院校线差就是录取平均分与省控线之间的差值。为避免偶然性,专家建议中采用院校近几年的平均线差(即线差均值)代替某一年的院校线差来比较。
考生的线差超过院校的线差均值,则录取的几率就比较大。
方法二:位次法
位次法是指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绩分科类排名或位次来选择填报志愿院校,如果考生的排名等于或大于所选院校或专业前几年录取考生的排名,拟报院校才有录取机会。平行志愿模式下,高校招生录取是从高到低按照排名来进行的。如果我们选择志愿也这样做,得出的结果就比较具有参考价值。
位次法的机理是在全省考试排名位次相同的考生具有相同的录取实力。如果用来评价院校,那么录取线在全省高考排名位次相同的院校具有相同的录取实力。
方法三:线差为主,位次为辅
从使用范围来看,大多数人都在使用线差,而非排名。线差法适合各个层次的考生,不管是重点批次,还是普通批次。而通过数据统计表明,排名法在层次靠前的考生中更适用,并不适合所有层次的考生,越往后面这种方法的失效程度越高。
所以应该以使用录取平均分线差均值筛选学校为主,以位次法为辅。在线差法与位次法都能使用的情况下,考生可以优先使用其中一种方法分析,然后再用另一种加以检验,两者的分析数据应该大致吻合。
高考征集志愿和补录的区别
补录,顾名思义,就是重新再次的进行一次录取,简单的讲补录就是在大学已经招满人的情况下,在快要开学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重新一次的招生,而补录一般来说分数线都会降上不少。
而征集志愿不一样,征集志愿是在大学原有的录取名额的基础上没有录取满,然后进一次的再进行录取,征集志愿一般来说专业会稍微差上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