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录取状态有几种
高考志愿录取状态有几种
(1)自由可投。表示该考生档案未被投出或被退档。如是被学校退档,考生可以看到最后一次院校退档的轨迹。
(2)已经投档。表示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已将考生档案投给了院校,但院校还未访问投档信息。
(3)院校在阅。表示院校已访问了投档信息,正在审阅考生的电子档案。“院校在阅”并不表示考生已经被录取,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投给院校的档案数一般多于招生计划数,院校通过阅档还要退出不予录取的考生档案。
(4)预退档或预录取。预退档表示由于种种原因,院校不予录取该考生,院校需向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提出退档的理由。预录取表示院校准备录取该考生,已通过网络将拟录取名单提交给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等待录检审核。
(5)录取待审。表示学校已经录取该考生,并且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已审核通过,等待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审批盖章。
(6)录取。表示录取名册已经通过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办理了审核签字手续,后期将打印录取花名册,办理其他各项录取手续。
如何选择大学
第一,选择大学,要依据大学发展演变的规律,来挑选。了解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来龙去脉,以及他的发展历程,我们就很从容地能发现,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重中之重,这样的话,就便于我们区别院校的层次。便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
第二,重视学校的历史沿革,弄清学校的前世今生。通过分析学校的历史沿革,了解一个学校的来龙去脉,我们就很容易发现这个学校的院校特色、办学传统和他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
第三,关注学校的地缘优势,纵观中国大学的分布和发展级别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嫌贫爱富惜大不惜小,当然这是一个通俗的比喻了,在中心城市,大城市、发达城市和地区,大学往往发展得很好,反之则较差。
第四,不可忽视学校的文化底蕴,我们说,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熏陶。这些无形资产,形成了一个学校的非物质文化,是大学重要精神财富和宝贵资源。
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新高考之下,实行“专业(类)+学校”的志愿填报方式,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可以填96个志愿。专业志愿怎么选?专业和学校怎么权衡?在专家看来,志愿数量多了,考生就更需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报合适的专业,志愿数量虽多,但依然需要谨慎选择。考生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平行志愿依次检索,并不是说多次投档,而是根据考生位次高低和专业顺序依次检索,只有一次投档机会。
此外,各高校往年的录取情况对考生来说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对_年的考生来说,还要参考一下各高校往年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及位次,但考生也需要注意,因为往年校内专业调剂的存在,对一些录取分数刚够学校投档分数线的专业来说,往年的录取位次对今年考生的参考价值可能会相对小一些。
对很多考生来说,往往会忽略的一点是高校的招生章程,学校的办学地址、学校的性质、身体健康状况要求等很多内容都需要去详细了解。
高考填报志愿的流程
1、录入院校志愿。
考生须在规定时段内凭本人考生号和密码登录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如忘记登录密码,可通过已经绑定的手机号码重置密码),按照事先填写并校对正确的《考生志愿表》草稿表,录入各批次志愿的院校代码、专业代码、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并在网上提交。
2、网上确认高考志愿。
考生需逐批次填报高考志愿,在提交某一批次所填报的志愿后,系统会先进行高考志愿校验,如果出现红色警告字符,该批次所填志愿将无法保存,请考生仔细核对院校代码及专业代码,直至修改正确为止。
确认该批次高考志愿无误后,请保存所填志愿。考生填报的所有批次高考志愿均填报并保存后,须进行网上确认。网上确认时,须点击获取短信验证码,并输入收到的验证码(发送到报名时已绑定的手机)后再进行网上志愿确认。
3、修改高考志愿时限及次数。
考生高考志愿未在网上确认前,在规定时间内可多次上网修改自己填报的高考志愿;考生首次“确认志愿”后,如有需要可最多进行2次取消志愿确认,修改志愿并重新确认志愿。
当考生确定不再进行高考志愿修改时,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志愿确认。取消志愿确认后重新修改的志愿,必须再次进行网上确认,否则志愿修改无效。录取时以考生网上最后确认的志愿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