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儿科学专业的大学名单

| 倩愉

儿科学需要很强的知识储备,该专业最主要研究胎儿至青春期儿童的生长发育、疾病预防、疾病诊疗、保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儿童健康的保障与小儿疾病的预防、诊治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设儿科学专业的大学名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开设儿科学专业的大学名单

开设儿科学专业的大学名单

序号学校名称专业名称(类)包含专业专业方向
1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学
2山西医科大学儿科学
3中国医科大学儿科学
4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科学
5南通大学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儿科学、医学影像学
6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学
7温州医科大学儿科学
8浙江中医药大学儿科学
9安徽医科大学儿科学
10南昌大学儿科学
11赣南医学院儿科学
12滨州医学院儿科学
13济宁医学院儿科学
14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儿科学
15华中科技大学儿科学
16南华大学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儿科学
17广州医科大学儿科学
18广东医科大学儿科学
19广西医科大学儿科学
20桂林医学院儿科学
21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
22西南医科大学儿科学
23贵州医科大学儿科学
24大理大学儿科学
25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儿科学
26宁夏医科大学儿科学
27新疆医科大学儿科学
28湖北医药学院儿科学
29齐齐哈尔医学院儿科学
30甘肃医学院儿科学
31海南医学院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精神医学、儿科学
32西安医学院儿科学
33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
34成都医学院儿科学
35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儿科学
36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试验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预防医学
3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

儿科学专业介绍

儿科学主要研究胎儿至青春期儿童的生长发育、疾病预防、疾病诊疗、保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儿童健康的保障与小儿疾病的预防、诊治等。例如: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的筛查,幼儿疫苗的接种,儿童感冒、发烧等疾病的诊断、治疗等。主要学习内容有《病理解剖学》、《生理学》、《耳鼻喉科学》、《呼吸治疗学》、《手术学》、《临床药理学》、《小儿内科学》、《小儿外科学》、《小儿传染病学》、《儿童保健学》等。

儿科学专业研究方向

各招生单位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不同,在此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为例:

01 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儿内)

02 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儿外)

03 早产儿视网膜病

04 肾间质纤维化分子调控机制

05 激素耐药性肾病综合征的机制

06 神经母细胞瘤病因学研究和基因治疗

07 遗传代谢性疾病早期诊断新技术研究

08 儿童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

09 原发性免疫缺陷

10 雌激素与小儿外科疾病

11 儿童听力障碍早期诊治研究

12 营养与儿童健康

13 早产儿脑损伤

14 先心病发病机制研究

15 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研究

16 低氧性呼吸衰竭与急性肺损伤的机制

17 儿童肝病分子诊断

18 胆道闭锁早期诊断的蛋白质组学标志

19 脑损伤神经保护机制研究

20 小儿先天性尿路畸形的基础研究

21 儿科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机理研究

22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发现和干预

23 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

24 新生儿脑损伤防治策略研究

25 新生儿遗传性疾病分子诊断

26 呼吸与变态反应

27 四肢畸形

28 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儿科学专业课程要求

主干课程

儿科学开设有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寄生虫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统计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小儿内科学、小儿外科学、儿童保健学、小儿传染病学等课程。

学科要求

儿科学专业对生物学要求较高,适合喜欢临床医学的研究、热爱儿童身心健康的考生就读。

儿科学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医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扎实掌握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初步掌握常见急、难、重症的处理原则;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儿科学专业就业前景

儿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很好,目前儿科医生已经箱单紧缺,未来缺口会越来越大。儿科学就业主要是到各级卫生部门工作,再就是各级卫生保健机构从事医疗服务,到科研机构进行预防疾病方案的设计、实施等。

主要部门:

1、各级各类综合性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等

2、医学科研机构、高等院校

4、预防保健机构(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卫生防疫站等)

儿科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到政府的卫生部门,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卫生经济政策的制定等等;到各级卫生保健机构从事医疗服务,到科研机构进行预防疾病方案的设计、实施等。

儿科学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医学院校、医学科研院所从事医疗、预防、教学及科研工作。

194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