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复旦等52人学术不端被曝光

| 泽璇

北大复旦等52人学术不端被曝光

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官网发现,《2022年查处的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通报》已经累计发布三批次,半年内累计查处77名学术不端者。按被查处人数,排序前两名高校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4人,上海交通大学3人。

通报显示,被通报的52名项目申报者,存在项目申请书抄袭或抄袭剽窃问题的占大多数,有32名之多。此外,还存在伪造论文、篡改研究数据、篡改图片、代投论文、项目申请书抄袭剽窃、委托他人代写项目申请书等问题。

从通报名单看,不少是医学高校学者或一线医生。比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治医师玄一,发表的论文存在图片不当操作、使用混乱等问题,并在项目申请书中存在虚假信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励峰,项目申请书存在抄袭剽窃问题。大连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彭金咏,发表的论文存在图片使用混乱等问题并在项目申请书中存在虚假信息。

上述被通报处理人员,已受到被追回项目已拨资金、取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参与资格处罚,并给予通报批评等。据了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的初衷是推动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促进基础学科建设、发现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宣传处工作人员向_表示,目前只针对个人发布违规通报,如果后续对相关院校做出处罚,会在官网进一步公布。

涉及多所高校

52人被通报学术不端这案件涉及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 52 名学者。

其中 32 名学者存在抄袭或抄袭剽窃项目申请书的问题,分别受到取消申请和参与申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格 3-5 年、撤销已批准项目、追回经费、通报批评等处罚。其余不端事件则涉及第三方代写代投、篡改代表性论著作者排序、盗用他人基金项目号、重复申请、数据篡改/造假、未经同意使用他人署名等问题,涉事学者受到取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资格 2-3 年等处罚。

明确规定“科研不端行为”

今年9月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发布的《关于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显示,共接收项目申请294396项,经初审和复审后共受理292829项。

经审批,资助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累计48000余个。综上得知,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功率约为16%,其中因学术不端被查处仅为少数。

针对科研项目不端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动出击,开发了项目相似度检查系统,对高相似度项目申请书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综合研判。2020年,该基金委员会为颁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等法规制度提出处理建议。

158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