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产专业大学排名
全国水产专业大学排名
教育部门并没有公布权威的水产专业大学排名,但是公布了水产学科评估结果,具有参考意义。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264 | 上海海洋大学 | A+ |
2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A+ |
3 | 10504 | 华中农业大学 | B+ |
4 | 10158 | 大连海洋大学 | B |
5 | 11646 | 宁波大学 | B |
6 | 10307 | 南京农业大学 | B- |
7 | 10566 | 广东海洋大学 | B- |
8 | 10340 | 浙江海洋大学 | C+ |
9 | 10390 | 集美大学 | C+ |
10 | 10061 | 天津农学院 | C |
11 | 10635 | 西南大学 | C |
12 | 10537 | 湖南农业大学 | C- |
13 | 10589 | 海南大学 | C- |
水产学专业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水产学专业存在的意义在于研究和管理水域资源,保护和提高水产养殖、捕捞、海洋生物学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水产学专业的历史由来是什么
水产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对水生生物的研究。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利用水域资源进行捕捞和养殖。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对食物的需求加大,对于水产资源的研究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水产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独立的学科,开始系统地研究水生生物的生物学、环境学、遗传学、繁育学等方面的知识。此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水产资源的经济价值的认识逐渐加深,水产学逐渐成为独立的学科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水产学的发展对于捕捞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鱼类、贝类、甲壳类等水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繁育技术,可以提高养殖和捕捞效率,保护水生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同时,水产学还研究水域的环境变化和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提出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水产学还与海洋科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等多个学科交叉,为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水产食品的加工和质量控制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总之,水产学专业的存在和发展为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水产养殖业和捕捞业的发展、探索海洋生态和食品安全等领域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水产类专业介绍
一、水产养殖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水域环境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水产增养殖、渔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水产增养殖实践性环节、微型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环境科学、水产学
主要课程:鱼类增养殖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海藻与海藻栽培学、水环境化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25-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二、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海洋渔业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远洋渔业开发、教学、渔政管理等方面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海洋环境学、渔具渔法学、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船舶驾驶技术、网具装配技术、捕捞技术、渔场调查、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和渔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渔业资源与渔业环境的调查和研究、渔具渔法设计和渔业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水产学、管理学。
主要课程:水生生物学、鱼类学、渔具渔法学、渔具理论与设计、航海技术、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资源评估、海洋环境调查和监测、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般安排25-28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或工学学士
三、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有观赏水族的育种、水域环境控制、营养与饲料、养殖、病害防治、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水族产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休闲渔业及观赏水族科研、开发、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观赏水族的养殖、水族产业的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受到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观赏水族养殖实践性环节、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观赏水族养殖技术、水域环境控制、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水环境学、水产养殖学。
主要课程: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动物学、鱼类学、水生生物学、观赏水族养殖学、水草栽培学、游钓渔业学、水族馆创意与设计、观赏水族营养与饲料学、观赏水族疾病防治学、水处理技术、景观生态学、管理学、休闲渔业经营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28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水产专业有哪些主要课程
水产专业主要学科:生物学、环境科学和渔业。
水产专业主要课程有鱼类增养殖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海藻与海藻栽培学、水环境化学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课程。
水产专业主要课程:鱼类育种学、甲壳动物育种学、水生动物育种学、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水生动物疾病预防、海藻与海藻养殖、水环境化学等课程。
其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25-30周。
水产专业核心课程:鱼类学、水生生物学、池塘养殖学、水产动物疾病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名特水产动物养殖、渔业资源学等课程。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系统掌握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疾病诊断与防治、营养与饲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课程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科研教学、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