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排名
全国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排名
教育部门并没有公布权威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排名,但是公布了中西医结合学科评估结果,具有参考意义。
全国中西医结合学科评估结果
以下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共有37所开设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大学排名情况,比较好的学校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以下是具体榜单。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26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A+ |
2 | 10268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A+ |
3 | 10246 | 复旦大学 | A- |
4 | 10315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A- |
5 | 10572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A- |
6 | 10063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B+ |
7 | 10161 | 大连医科大学 | B+ |
8 | 10162 | 辽宁中医药大学 | B+ |
9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10 | 12121 | 南方医科大学 | B+ |
11 | 10001 | 北京大学 | B |
12 | 10228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B |
13 | 10393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B |
14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15 | 10633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B |
16 | 90030 |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 B |
17 | 10062 | 天津医科大学 | B- |
18 | 10089 | 河北医科大学 | B- |
19 | 10344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B- |
20 | 10541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B- |
21 | 90032 | 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 B- |
22 | 10023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C+ |
23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C+ |
24 | 10316 | 中国药科大学 | C+ |
25 | 10369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C+ |
26 | 10441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C+ |
27 | 10559 | 暨南大学 | C+ |
28 | 10025 | 首都医科大学 | C |
29 | 10412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C |
30 | 10558 | 中山大学 | C |
31 | 10760 | 新疆医科大学 | C |
32 | 14432 | 河北中医学院 | C |
33 | 10507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C- |
34 | 10600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C- |
35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C- |
36 | 10716 | 陕西中医药大学 | C- |
37 | 11117 | 扬州大学 | C- |
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组成部分
基础医学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旨在提供医学基础理论和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涉及中医经典理论、中医诊断方法、中医治疗原理等,重点介绍中医药的理论基础。
西医学科知识: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西医学科的理论和临床实践。
诊断技术与方法:包括中医诊断方法(如望闻问切)和现代医学诊断技术(如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的结合运用。
中西医结合疾病诊治:介绍中西医结合在特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药物学和药物治疗:学习中药和西药的基本知识,了解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临床实习和实践:通过实习和实践环节,学生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方法。
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作用
综合诊疗能力: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学生具备中医和西医的基础知识,在临床实践中能够综合运用中西医疗法进行诊疗,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中西医结合专业注重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管理,学生将学习中西医结合的预防和保健理念,帮助个体维持健康。
科学研究和学术发展: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为中西医结合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作出贡献。
科学普及和教育培训: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医疗机构、科研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等领域从事中西医结合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工作。
中西医结合专业简介
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中西医结合基础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西医结合基础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遵循中医药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利用高科技手段,运用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对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筛选及其药理作用,中药复方的药效学及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已取得许多重大成果,对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西医结合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县医院、城镇社区中、小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乡村各级各类卫生服务机构等地方上班。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医疗、制药、医疗设备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医疗/护理/卫生
2、制药/生物工程
3、医疗设备/器械
4、美容/保健
5、新能源
6、互联网/电子商务
7、金融/投资/证券
8、娱乐/休闲/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