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导游词作文
通天岩位于赣州城西交郊六点八公里处,面积为六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国家四A级风景旅游区。这里岩深谷邃,绿树成阴,真算得上是A级旅游区啊!
我们来到了忘归岩,那里非常陡,许多小石块渐渐合起来,变成了大石头,奇迹也出现了,大石头竟然飞起来了,接着又慢慢地停下了,大约离地面一米。接下来我们去了龙虎岩,那石头做的龙和虎惟妙惟肖,接着好像在拓斗似的,边上还有一些石头做的“如来佛”。好了好汉坡了,我不禁这样想“不到长城非好汉。”今日,“我们一定要登上长城!”我说。“北有长城,赣有好汉坡。”我一看这陡陡的梯子就越害怕,我们终于登上了好汉坡了,总之来说太不简单了,一看下面,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上山容易,下山难”啊。我们又来到大门前,找好队旗,开心回家。
眼看火车站就要到了,我生活在南康,先送你们一程,再见了,我“郭导”也要走了,有什么要改进的请到南康的蓝天旅行社提出。
江西的导游词作文篇2
各位游客朋友:
欢迎大家来到源头古村观光旅游,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愿大家在这里玩得开心、快乐。源头是一个集古村落小桥流水人家、红豆杉古树群、婺源水口、深山峡谷、古代书屋为一体的原生态人文景区,也是一个养生休闲度假的福地。从景观风光上来看,它称得上是一个浓缩的婺婺源婺源旅游,从源头开始!
据《吴氏宗谱》记载,源头古村始于明代洪武年间,休宁县查山吴伏阳云游到此,有感此地山清水秀、植被茂盛、土地肥沃,仿佛看到了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中所描述的梦里老家,便决定举家迁移,在此定居,取名-------源头,这就是源头村的来由。绵延40里长的山脉有青山、绿树,更有清泉,眼前这条蜿蜒小溪,就是从40里长的山脉中流出的天然好水。这泉水清澈见底,口感甘甜、清冽。是流向婺源河流的水之源头。
【许愿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请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婺源的山川秀丽、绿树成荫、古树成群都有赖于婺源人有着热爱环境、保护生态的良好意识。在婺源,村民都喜欢在水口林种植一些名贵树种,象香樟树、银杏、罗汉松、红豆杉、楠木等等。我们现在眼前看到的这棵树大家猜猜看是什么树呢?对!它就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
别看它不是很粗大,但它却有上千年的树龄了,也不知它见证了多少代源头人的生命轮回。在婺源,老百姓相信这种能活过千年的古树都是有灵性的,被他们作为神树膜拜。俗话说的好:“树下走一走,活过九十九,树上摸一摸,活过一百多。”婺源人家中有大小事情都喜欢来这里拜拜树神,大家拜了以后用手摸着古树转三圈,第一圈求官运,第二圈求财运,第三圈求桃花运,保你全年好运连连哦。
【古树群】源头古村无一不有古树,参天古树,郁郁葱葱,树影婆娑,它们撑死这里的“长”展示这里的“茂”高擎这里的“美”使源头古村古朴与新生并存,历史与现代交融。有香枫,红豆杉,香榧、桂花树。最值得称道的是源头古村存着千年树龄的红豆杉群,其中一颗红豆杉王更是树龄上千年,直径超过一米四,需要好几个成年人才能环抱。
还有一颗更为罕见,我们都知道红豆杉是单一主干生长的植铁,而这颗却是分叉生长的,左右两根主干所生长的叶子各不相同。关于这棵奇树村民们还口口相传着一个传说:相传从前源头村居住着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但因为家境贫寒,为了让妻子过上富足的生活,婚后不久丈夫就外出独自经商去了,立志不成功便不回家。一别经年,两人过着两地相思的生活,数年后,丈夫终于有所小成,托同乡提前带话给妻子,说当年的除夕一定回家团年。一转眼,除夕便到了,一场大雪让村子显得格外的宁静,妻子在村口等着丈夫回来已经一天一夜了,天气寒冷却也不忍离去。此时的丈夫也在雪中艰苦的跋涉,心中念念不忘的是和妻子的约定,终于在天亮之前赶到了,但是迎接他的却是倒在雪地里的妻子,就这样,因为一场早来的大雪,夫妻两人天人永隔。后来丈夫将妻子葬在了村口她倒下的地方,并在上面栽上一棵相思树,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红豆杉。
因为这件事的发生,做丈夫的一直怨恨自己,怨自己为什么不早一些启程,为什么不能早一些到家与妻子团聚,不久也郁郁而终,临终前他嘱托家人将自己与妻子葬在一起,希望下辈子再续未了缘。丈夫下葬不久后,留心的村民就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之前栽下的那棵相思树长出了两根枝,并且还是一雄一雌的两根,我们左手边这根枝就是雄枝,是不结果的`,右手边的则是会结果的雌枝,如此雌雄同体的情况,连科学家恐怕都很难去解释它吧。
【源头水口】在源头村,有一道亮丽的风景是不容错过的,那就是古村落我们现在所处的水口。说到水口,大家可能还比较陌生,大家看,水口有石拱桥横跨于溪水之上,两边各有一座山头拱卫着这里,更有樟、楠、檀、红豆杉等名贵古树争奇斗艳。
水口,位于整个村落的下游出口处,既是村落的出口又是入口,古时被认为是村落的地之门户,关系着村落人丁财富的兴衰聚散,更是村民命运前程的精神象征,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理想和追求。在婺源,几乎所有古老村落的入口处,都拥有集自然风光与人工补缺于一体的这种乡村园林,这种具有独特乡土审美韵味的景观也体现了源头人对人居环境的追求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源头村水口在选址上极为严谨,讲究既有来龙,又有去脉,风水极佳,古桥、名木、水口林、石碣、茶亭等都是源头水口完美的组成部分,称得上是婺源水口的典范。
遥想当年,一代代源头村先民,或赴京赶考、或闯荡商海,背负家人的期望与重托离开故乡。离开水口就意味着离开了家乡,一步步走出茫茫大山,连故乡的事物也逐渐模糊在记忆里。而当这些在商海博弈的商人、赴京考取功名的子弟回乡时,看到水口就意味着家已近在咫尺。无论他是成功还是落魄、高中还是落榜,欣喜也好,悲伤也罢,故乡的那种亲切感、安全感,都会在见到水口的的一瞬间喷薄而出。水口是源头人的精神傍依,是源头人的根!
在水口,可以观树影婆娑,浓荫蔽地;可以看绿水蜿蜒,桥亭吐月;可以读厚重的历史文化。源头古村的水口,是当地人在恒久的时空里创作的美丽画卷。它将人文色彩与自然山水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精致地展现在时光长河中,以它亘古未变的内涵,山高水长地散放出历史的静远与幽香。
【镇火池】据说在明末清初时,当时村庄里莫名起了几场大火,正巧有个道士云游至此,给这个里算了一卦,说在对面的山上有个小火龙经常窜到村中做恶,需在此地修个镇火池来镇住小火龙,并在池底排了八卦,才得己保村庄平安无事。
【源头进村】走进源头古村,有一条顺着山势流淌下来的溪流从村中穿越而过,给这个村落带来了美景如画,数十座徽派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于溪水两岸。在这里不变的是老屋的飞檐翘角,是村民们随着太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朴实生活,是先人们一代代为后照看的镇火池,仿佛感觉到时间的步履停驻在这里........
【窥月楼】这个吴中源大夫很怪,他所建的亭子,除龙泉溪谷中的路亭外,都喜好将亭子起名“月”字头,如刚才的“诗月亭”,这座“窥月楼”等。这个大夫为什么对“月”字情有独钟?原来,他小时候被父亲关在那座远离村庄的探源书屋读书时,常常夜晚对月发呆,望月出神,看月伤心。但婺源有关吴刚锲而不舍砍椤树的故事给了他立志做好人,做有用之人的极大启发。在他功成名就后,特意建了这两座以“月”命明的亭子以明志。
【润福楼】润福楼是景区重金打造在婺源环境第一的度假休闲别墅,当时也是为香港影帝周润发先生而打造的休闲别墅。别墅选址依山傍水,在竹海与溪水的环绕中,竹影摇曳,溪水潺潺,环境优雅、清净,楼内配套有会议室、KTV包房、餐饮包厢、徽派厅堂、冷水鱼塘,这里有豪华套是间两套,标准间四个,更有为两个豪华套件配套的茶亭两座,在茶亭中可以煮水品茗,可以吟诗作画,可以将心情放逐于山水间……
【图片展示厅】大家在参观完润发居后,不知道想过没有,周润发为什么会在婺源的大山里面有这样壹栋度假别墅呢,这就要提到发哥的最佳摄友,也就是打造这个景区的老总…施景福。施总和发哥的缘分来自他们共同的爱好,摄影。而且这二位都是当之无愧的摄影发烧友,从摄影引出了很多的共同语言,从而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这些年发哥一有空都会来婺源,每次都是由施总全程安排和陪同,这个施总是个从事文化产业发家的文化人,是典型的中国儒商,也是景德镇和婺源两地摄影家协会的副主席,他在多年的景区经营经验中锻炼出了独到的旅游景区、景观设计能力,连发哥对施总的前一幅作品“严田古樟景区”也是赞不绝口,每次来婺源都指定要住在施总打造的“六房太太屋”里。近几年随着企业经营逐渐规范化,这位董事长也能抽出时间来从事自己心爱的文化事业了,先后出版了婺源摄影画册三本,婺源风光影视DVD光盘,婺源风光扑克牌等文化产品,让各路摄友在施总的带领下能更全面的理解婺源的美、俊、秀,因此施总也被众摄影同仁尊称为施老师,台湾东森的电视台也曾与施老师合作了一期走进婺源的节目,由施老师带领海峡那边的同胞一起领略梦里老家的秀丽风光。
接下来我们即将参观的就是大家在这边看到的木屋展示厅,这里长年展示了婺源一年四季最美的风光,大家到婺源旅游的时间不过几天,但要想领略婺源山水的美,却需要转过一轮四季才能完全领略,因为婺源的美,四季都不同。特别是在一些交通很不方便的深山老林,那里才能看到最生态,最古朴的婺源,没有被半点现代文明所沾染,才成就了婺源脱尘般的美丽。就让我们随着施老师的镜头,走过婺源的四季,转过婺源的山水,领略婺源最美的一面,这里有深邃的历史遗产,古朴的民风民俗,秀丽的山水风光,一定让您美不胜收,留连忘返。
【龙泉溪谷】现在我们即将进入的就是之前屡次提到的龙泉溪谷。各位,溪谷不同于峡谷,峡谷呈“W”字型,太陡峭、险峻,游玩太费气力。溪谷却不同了,它是呈“U”字型,平坦、舒缓,一路走来,如行云流水,似公园小径漫步;看看山,听听水,瞅瞅鸟儿,闻闻花香,太诗情画意了。还有一点很重要:城市人成天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而纠结,在源头村,人们在为能吸入多少空气负氧离子而自豪。
【枕溪亭】在这座枕溪亭,它的得名就来自于小溪对岸的那块枕溪石,大家看见它就一定体会到当时那位吴中源大夫为什么将此亭取名“枕溪”了把,一个“枕”字,不是将这龙泉溪谷的神韵都表达出来了吗?
一路走来,不知各位发现没有,这龙泉溪谷像这样拦水的石碣有许多座。源头古村像这样的石碣共有14座,其中13座都在村子上游,只有一座在村外。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在村子上游建这么多石碣?
大家知道,碣,又叫堰,是用来引水灌田,防洪蓄水的。而源头村上游这13座石碣边,见到水田了么?没有!这种小石碣建在村子上游,既不是用来引水灌田,又不能防洪蓄水,那古人花那么多银子建造这么多石碣干什么?当然不会是吃饱了撑的。前面我讲过,这些石碣都是姓吴的大夫捐资建造的。吴大夫是个环保主义者,他建这么多石碣目的只有一个,过滤这龙泉溪谷的水!
大家看吧:一座石碣就是一个沉淀池,池底是起过滤作用的碎石,砂岩。你想:从大山深处流出的水,每过一座石碣就被过滤一次,到了村里,这水还有杂质吗?我想,什么瓶装矿泉水都抵不过源头村这天然水的洁净吧。您也许会担心:那什么可促进生男生女的矿物质元素会被过滤掉了。先生:矿物质只是一种元素,谁见过元素可以被石碣过滤吗?应该说,源头村上的这13座石碣的每一次过滤,都是对矿泉水的一次提纯,难怪乎村民喝了经过提纯的、拥有矿物质的山泉水,男女出生比例就严重失衡呢。
【探源书屋】一路上,我多次向大家提到一个名叫吴中源的大夫吧。这个吴大夫改村名,改方塘,建亭台楼阁,造石碣。我还说过这个吴大夫是个有故事的人。他小时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座探源书屋里。
所谓探源书屋,原来并不是叫这个名字,而是叫“耕读堂”,只是在吴中源成就功名后,村里人才这么改的。
原来,这个吴中源生于一个富殷的书香人家,在家人的期盼中,渐渐长大了,长到十来岁时,不曾想成为了一个太顽皮的孩子,经常搞得四邻不安,鸡犬不宁。眼看到自己的儿子将要成为另一个王林号或王跳鬼。于是他的父亲狠下心,在这远离村落的山里建了这栋“耕读堂”,还请了专门的私塾先生,派了专门的佣人伺候,把自己的儿子“关”在这里读书认字,学本事。这位私塾先生是个朱子理学的崇拜者。从《朱子家训》学起,先生向吴中源灌输的都是朱熹的思想,读的都是朱熹的著作,如《太极图说解》、《通书解》、《四书集注》、《八朝名臣言行录》等等。
在这幽静的环境中,吴中源过着远离俗世红尘的隐士生活,潜心钻研学问。8年过去了,他终于不负众望,第一次参加乡试就考取了秀才,进而在三年后的殿试上考取了进士,被委派到江苏某县任县尉,随后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步提升为吏部侍郎,告老还乡时又被诰封为一品衔光禄大夫。此后,这幢“耕读堂”就被村人改叫“探源书屋”了。
这幢探源书屋在土地革命时期,还住过红军游击队。后来,在1938年吧,当时抗日战争已经爆发,国党不去抗日,却把这幢探源书屋当做清剿“X匪”的临时指挥所,清剿活动在附近四十里长岗的红军游击队。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皖南游击队支队的战士,一把火将这幢“剿共”指挥所化作了废墟。今天我们看到的探源书屋,是后人在原地复建的。
大家看,二楼的左右大梁上分别雕刻了文武题材的历史故事,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是吴中源父母大人对他的期望呀,希望他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有用之人。两边的门板上则分别雕刻的是八仙题材和“福、禄、寿、财”的人物画,来大家这边走,这里是吴中源上课的书斋,这里是他的书房,还有卧室。那边是私塾先生的起居卧房,还有佣人的住处。
各位朋友:源头古村的讲解到此结束,祝大家旅途愉快,欢迎下次再来源头古村。
江西的导游词作文篇3
今天,我们来到了井冈山的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位于江西省井冈山的茨坪镇,它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井冈山而建立的。这个博物馆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建立初期,第二部分是讲建设发展期,第三部分是讲转战赣南。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中,提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的战略思想。其中,我最欣赏游记战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把这个战术运用到了黄洋界保卫战。1920_年湘赣敌军组织4个团来围剿黄洋界,红军当时才只有不到一个营的兵力,可是,红军在战士门的配合下,运用了游击战术,再加上战士们凭借有利地势,誓死抵抗,击退了敌军的数次进攻,用不到一个营的兵力,打败了敌人四个团的兵力,成功地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之后,他们转战南北,东挡西杀,攻无不取,战无不克,最后,终于成立了一个人人敬仰的革命队伍!
江西的导游词作文篇4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旅游团的导游,我很荣幸可以带着大家揭开唐代大诗人苏轼笔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神秘面纱。
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山,北枕长江,南邻鄱阳湖,长约29公里,宽约16公里,景区302平方千米,海拔1474米的汉阳峰为最高点,它以雄、奇、险、秀进入国家重点风景区。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花径风景区。这是一个山中公园,园门上为花径二字。园内有花径亭,亭中有花径二字刻石,相传为白居易所书,园中遍植桃花和各种名花。当时,白居易任江洲司马,曾于四月邀名士僧人共17人到庐山游玩,见大林寺桃花盛开,而山下桃花早已凋落,惊喜之下,写下这首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最后请各位注意以下事项:由于游客多,一定要紧跟导游;庐山的东西都很珍贵,请不要乱踩踏花草,乱扔东西。
祝大家旅途愉快!
江西的导游词作文篇5
大家好:
欢迎来到庐山,它是闻名今古的风景名胜地,也是世界上较罕见的“世界文化景观”和国家地质公园,
她位于东经115度52分至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到29度41分之间,她的山体是东北、西南走向。东北至西南绵延约29公里,西北至东南宽达16公里,其山体面积有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达500平方公里。现分为庐山(山上)牯岭景区、庐山(南麓)山南景区,庐山(西麓)山西景区,三个景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1996年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曾评价到:“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
庐山是一座古老而年青的山,庐山早在十八亿年以前的“前震旦纪”时,就开始在江南古陆上隆起。在距今六亿至四亿年间的古生代寒武纪和志留纪的整个时期,庐山随着江南古陆的下沉,变成了海洋中的孤岛和暗礁。至志留纪未期,庐山逐渐得以抬升。在距今3.5亿至2.8亿年间的古生代石炭纪时期,庐山又随着江南古陆的下沉,再度变成了海洋中的孤岛和暗礁。至2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三叠纪中期,庐山又得以缓慢抬升......。
在距今六千多万年的中生代白垩纪时期,庐山先后受“燕山造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多次强烈影响,突兀而出,呈现出地垒式断块隆起,生成了一山飞峙的壮观秀姿。
庐山是一座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庐山的山体最高点,是海拔1474米的大汉阳峰。庐山在海拔700米左右的高度是一个分界线,在海拔700米以上的地域,群峰各自分顶而立;在海拔700米以下基本上是悬崖峭壁的地貌,尤其以东南及西北地区较为典型。山中具有峰峦、谷地、坡地、河流、湖泊、悬崖、绝谷等多种地貌。自古庐山有名子的山峰就有170多座,山中群峰间散布着山岭26座,峡谷20条,岩洞16个之多。庐山的山中河流流水多在海拔700米左右的河谷地质断裂点处,形成急流和瀑布。庐山之中有22处著名瀑布,18条溪涧。
襟江面湖,山高谷深的独有地貌,造就了非凡的气候环境。在长江、鄱阳湖环绕中的庐山,由于随时得到长江、鄱阳湖送来的大量强冷暧湿气流,使庐山成了多雾多雨的地方。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它年平均降水达1900多毫米,年平均有雾的日子也达191天,山中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
每逢盛夏的时节,在庐山山下各地气温高达摄氏38至40度之时,山中的气温通常在摄氏20至28度之间徘徊,真是一个“清凉世界”。在近百年间,庐山最高气温记录是1966年8月18日出现的摄氏32度,而冬季最低气温记录是1970年1月5日出现的零下摄氏16.8度....舒适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可能是庐山自古就受到人类关爱原故吧!。
匡庐奇秀甲天下,然而庐山之奇却莫若云。庐山的云和雾,姿态万千、变幻莫测,是庐山神奇神秘之源...,人们方才低头谈笑间还是云开天现,此刻回头之时却又云绻雾迷,仿佛“山”活了....,庐山就是这样一座充满动感秀美的山。
庐山云奇,庐山的雾迷,庐山的雨也富有诗情画意。在朦胧的雾中,庐山的雨亦朦胧...,正是如此多变多幻的云、雾、雨之间相互衬映变化,让庐山演化出许多圣贤追寻多时的真趣灵境。
从此庐山中的奇峰、怪石、瀑泉、壑谷,等自然风物,不仅孕育滋养了庐山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亦使庐山增添了许多神奇、神秘和神圣。
相传,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时候,有一位姓匡名俗的人,带着他的六位弟兄。来到了这座山中,用山上的毛草盖起了一间毛草屋,在这里参悟修仙。匡俗七兄弟,经过修炼,终于得道全部成仙而去了。这个消息传出后,天下慕仙的人们纷纷来到这座山找匡俗兄弟们的仙踪,就连时下的周文王、周威烈王也先后派了人来找。可是,很遗憾!他们都没有找到匡俗兄弟们,只找到了匡俗兄弟们修炼时住过的毛草屋。从此后,人们就称这座山“匡庐”,意为匡俗七兄弟结庐成仙的地方。
江西的导游词作文篇6
大家好,我是带领你们游览庐山的导游晏梦真,大家就称我为晏导或小晏,请大家多多关照。
今天我们的行程包括庐山的三叠泉和白鹿洞书院,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游览美丽的庐山。庐山位于九江以南,耸立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自东向南延伸25公里,宽约15公里,它并不像泰山、黄山那样高大雄伟,它的闻名在于它美丽的景色。
好了,我们已经来到了大名鼎鼎的白鹿洞书院。这里被称作“庐山国学”名扬天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曾在这里讲学,大家请看,这栋房子就是朱熹讲学的场所,朱熹以“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学理念教诲学生,教风严谨,当时在白鹿洞书院培育出大批国家栋梁之材,白鹿洞书院因此名扬天下,来求学的学子络驿不绝。为何取名白鹿洞书院呢?唐朝的大诗人李勃曾在此隐居,饲养一白鹿,这只白鹿很聪明,能帮助人干活,不过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杀,白鹿已濒临灭绝了。
游完了白鹿洞书院,我们下一站要到举世无双的三叠泉了。走上林间小道,欣赏着周围的森林雾所环绕,如神来之笔。可真正的精华还在后头呢!大家跟好队伍向三叠泉出发。三叠泉到了,大家抬头往上看,三叠泉有三股瀑布,上面一股垂直,往下分流作两股,瀑布如银色的水流倾泻而下,水珠飞花碎玉般乱溅开来。响声好似万马奔腾,雄狮怒吼,壮观极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描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指这儿。要是在暮春初夏或多雨季节来就更好看了,那时候,瀑布如同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更为壮观。
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庐山的美景远远不止这些,下次欢迎你们再次到庐山游玩,细品庐山的美丽景色。
江西的导游词作文篇7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龙脉――婺源,犹如水中静女。其文化性格缘自“徽州,民间属号“龙” 江湾,国家AAAA级旅游区,为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的一颗璀璨明珠。 千年古镇江湾,钟灵毓秀,文风炽盛。自宋至清,这里蕴育了状元、进士、与仕宦38人;走出明代抗倭名将江一麟、宫廷太医江一道、清代朴学大师江永、民国教育江谦等贤仕和一代伟人_。又有文人学士19人,传世著作92部,其中15部161卷列入《四库全书》。 千年古镇江湾,嵌于锦峰绣岭、清溪碧河之中。
聚落北部后龙山逶迤东去,山上林木葱郁,其“仙人桥”是古人实践风水理论的杰出典范;南侧梨园河呈太极图:“S”,由东而西蜿蜒流过。这里既尚好保存御史府、中宪第等明清官 邸,又有滕家老屋、培心堂等徽派商宅,还有江永讲学的受经堂,东和、南关、西安、北钥四座古门亭,岳武穆的岳飞桥,明代剑泉井等。
江西的导游词作文篇8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又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同时还是中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中国十佳优秀社会教育基地。井冈山风景旅游区是首批国家5A级景区,中国文明风景旅游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_年截至7月8日,井冈山今年门票收入突破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井冈山以建党____周年为契机,充分依托“红色吸引人,绿色留住人,情景感染人”的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旅游业发展壮大,全力打造“红色摇篮、生态井冈、精神家园”旅游品牌。吉安市委领导要求各单位和部门要进一步做好接待服务工作,各景区要实行 领导带队、责任到人,以优美、舒适、和谐的环境迎接来山游客,继续创造旅游佳绩。
大家都知道井冈山是革命的摇蓝,红色的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但现在更是发展成为一个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1966年陆定一老先生重上井冈山时写过一首诗,第一句话就说了:井冈山二件宝:历史红,山林好!我们这次上井冈山除了学习井冈山精神,重温当年毛领导人在井冈山创建农村根据地的那段光辉岁月外,还可以领略井冈山秀丽的自然风光(讲山林好、这山林好的介绍,大家随便到哪里抄一点介绍井冈山风光的资料就行了,只是要注意如果要推销野味拿回扣的话,就多介绍那些可怜的野生动物吧) 所以说井冈山是一座风景如画的旅游风景区,但大家在领略这美丽风光的时候,是不是也该想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啊?毛领导人在井冈山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多么艰辛,是多少革命先烈士用血肉之躯铺就面成的啊?这些才是大家来井冈山的主要意义吧!
大井:位于茨坪西北面七公里处,革命历史参观点有旧居,红军医务所旧址等。 1920_年10月下旬,率领冲国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首先就到达这里。他领导红军深入群众,向群众宣传革命真理,组织、武装群众、帮助群众进行生产劳动,解决实际困难。在这里还设立了红军医务所,兔费给当地群众看病、治疗。产且在这里开始了对地方武装王佐部队的教育改造工作。1920_年2月,王佐率领地方武装参加工农革命军,被改编为工农革命第二团第二营,从而壮大了革命队伍。大井的革命遗址已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
除了革命历史参观点外,大井还有中国名山大川罕见的高山田园风光。大井周围的群山,横看成岭侧成峰,松峰顶篁交翠,古树成林,溪涧流泉清冽,石鱼历历可数,美味的石鸡、珍稀保护动物娃娃鱼也分布于此。当地居民的住宅则环境清幽,建筑风格古朴,和周围环境相映成趣。村寨周围的稻田像天梯一样直人云雾深处。旅行者从喧闹的大城市来到这里,看到的是一幅高山田园画,听到的是一首高山田园诗,耳目自然为之一新,所有的烦恼自然为之消融。
小井:位于茨坪北面六公里处,这里有中国红军的第一所医院——“红光”医院,现已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当年的“红光”医院设有门诊室、手术室、病床等,共三十二个房间,可容纳伤病员二百多人。1920_年10月1日,井冈山曾一度失守。一百多名重伤病员来不及转移,全部壮烈牺牲。解放后,井冈人民在烈士牺牲的地方建立了红军烈士墓。
茨坪:茨坪,这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台间的小盆地。这是游览井冈山到的地方。现在,这里已建有革命博物馆、烈士纪念塔等。从茨坪到各个纪念地及主要风景游览点,都有道路相通。以革命战场闻名的五大哨口,也都是景色绝妙之处。它们离茨坪不远,有五哨公路通达。五大哨口中最值得一游的是黄洋界。黄洋界海拔1343米,居高临下,扼居山口,形势险要,当地群众称之为摩天岭。在这里放眼四望,群山起伏,层层叠叠;白云翻腾,犹如大海大海。当年的哨口工事和上山小路还依稀可见,红军营房保存完好。现在这里建有一座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碑文由朱德书写。另一面镌刻的《西江月井冈山》。碑前有大理石屏风,上有“黄洋界”三个金色大字。 山水传说 大小五井:描述:据老人们说,以前人间没有莲花,只有王母娘娘的瑶池莲塘里才有。这是天廷的宝花,一般神仙是看不到的,只有玉皇大帝,太白金星,托塔李天王、太上老君等身居要职、德高望重、有功之臣和能进入王母娘娘宅地的人才能大饱眼福。 黄洋界在井冈山上茨坪镇西北17千米处,海拔1343米,是井冈山五大口之一(双马石、桐木岭、朱砂冲、八面山、黄洋界)中最著名的一个哨口,连接湘赣边界,黄洋界地势险要、巍峨峻拔1920_年3月30日,这里打响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英勇的中国工农红军以不到1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军4个团兵力的疯狂进攻,创造了我军以少胜多的首个战绩,同志在欣喜之余,挥笔写下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一词就是为这次伟大光辉战斗胜利而的。游人身临其境,依稀听到当年隆隆炮声。陈运和诗《黄洋界抒情》佳句“一门刚修好的迫击炮赶来助战,三发炮弹轰得旧中国地覆天翻”。 特产:地方名酒 井冈山冬酒、井冈老窖、井冈醇、井冈红米酒、井冈南瓜酒、井冈猕猴桃酒、堆花贡酒、堆花特曲等,还有井冈山矿泉水等。
三石菜 以井冈山特产的石鸡、石耳、石鱼为主要烹调物的地方风味菜就有数十种,著名的有:炒石鸡、糖醋溜石鸡、清炖石鸡、石耳蒸鸡、炒石耳、石耳汤、清炖石鱼、兰花石鱼、石鱼烧汤等。 山竹菜 兰花小竹笋、炒双冬(冬笋、冬菇)、玉兰片、笋干、小山竹炒香菇、酸菜炒小竹笋、酸菜炒冬笋、腊肉炒冬笋、肚尖炒冬笋等。
野味菜 红烧地虎(当地称“香芒”,不属保护动物)、山老鼠干、泥鳅酱萝卜汤、炒苦菜、炒红皮菜等。 特色菜 炒血鸭、红烧狗肉、清炖脚鱼、红浇脚鱼、清炖武山鸡、井冈酥鸡、井冈酥鸭、八宝鸭、酿三角豆腐、煎泥鳅干、米粉泥鳅、米粉蒸鹅肉、四星望月、红烧山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