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作文素材
《三国演义》以时间为顺序,交错叙述魏蜀吴三国形成的历史,我见刘关张桃园结义,为“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董吕二人被司徒王允一招美人计所消灭。曹刘煮酒论英雄,张飞怒鞭督邮,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更是展现了他们的鲜明性格。而刘备三顾茅庐得卧龙,自此天下三分有其名。
毛宗岗:“《三国演义》有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孔明的”智绝“。”虽然我为孔明的才智折服,为关羽的重义吸引,但我更欣赏的是曹操这个千古奸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更显乱世中的智慧;他费尽心机笼络关羽,更显奸诈,却不同于董卓之流的小人之奸;他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更显雄才伟略。但他也更接近世俗,他曾言”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这样狭隘的话语。但在我看来,这样的他,更接近普通人,不似”刘备之德近乎伪,孔明之智近乎妖“。
令我激动不已的是,在三国之中,有追梦者有手足之情。不论是曹操抑或是贩履织席为业的刘备,都有统一天下的雄韬伟略,他们都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地投入到乱世之中,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刘关张在桃园结义,自此肝胆相照,祸福与共,相互扶持。
这样有情有梦的三国,有怎会不令人感动呢?
何解?少年之志不复哉!老骥伏枥尚有千里之志,何以少年不再有凌云之志?时势所造,年少不复英雄哉!
在社会中,高中生立下壮国家之志可谓多不胜数,但到了大学之后,大学生却成了懒的代名词。起床也要靠“床协”的资深困难户,又怎能唤起对梦想的热情和追求呢?向颓废妥协,即是在向现实妥协,会屈服而意志薄弱的人又怎能成就大业呢?
为成就梦想,曹操求贤若渴,刘备三顾茅庐,而21世纪的大学生却向“床协”求助。在这个时代里的我们更需要的是心灵的沉淀而非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慵懒。
正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个说出来会被笑的梦想,才有实现的价值。
三国演义作文素材篇2
读《三国演义》,我看到了忠义与背叛、仁德与残暴,更看到承战争中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盟友,不觉感叹人性的复杂。而看到一幕幕精彩的好戏;桃园三结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草船借箭、空城计又不禁拍案叫绝。
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令人不忍掩卷。曹操的深不可测,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刘备的爱民如子,赵子龙的一身是胆,张飞的粗中有细,关羽的义薄云天,司马懿的阴险狡诈等等。其中,曹操和刘备两人带给我的感触最多。
罗贯中笔下,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在成功的艺术渲染下,我对这个运用暴虐残忍的手段和施展阴谋诡计统一了中国北部“奸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在他身上集中了阴险狡诈、虚伪冷酷、专横跋扈等恶行,为曹操招了不少骂名。不过,对曹操的正面描写也挺多,写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博学多才,这样的写法是作者的主观念和客观真实得到统一。
而刘备,论才智,他没有曹操机敏;论文治,他没有曹操高深;论武功,他没有曹操勇猛。但他具备统治那个时代最需要的品德——仁义且谦逊!刘备“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出山,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正是凭借性格中的虚怀若谷,刘备得以广纳贤士,从最初的关羽、张飞,到后来的赵云、黄忠,无不为刘备建立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每当我读到曹操因残暴而失民心时,或读到刘备因感情用事而酿成大错时,总会幻想:若是有一位明君结合了刘备和曹操二人的优点,既具备爱民如子的仁德,又拥有权衡得失的能力,那天下不就能长治久安了吗?然而,“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我们只有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向着心中理想的生活前进。
三国演义作文素材篇3
最近,我迷上了《三国演义》,这是发生在东汉未年的一个历史故事。
三国演义主要讲东汉未年,皇帝昏庸无能,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由张角率领的黄巾军起义造反,由此拉开了诸候争霸的序幕。同时,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一起打天下,建立了蜀国。这时,天下三分,分成了魏国、蜀国和吴国。最后,全部被司马家族所占领。
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感想万千,里面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关羽忠义无双,张飞粗中有细,刘备宅心仁厚,赵云忠心报国,黄忠宝刀不老,曹操奸诈狡猾,董卓罪大恶极,袁绍目中无人,诸葛亮神机妙算,吕布英勇无敌等等。我最喜欢的就要数关羽和赵云了。
因为关羽气宇轩昂,还是斩颜良、诛文丑的名将,他还过五关,斩六将,连英勇无比、杀了俞涉和潘凤这两员大将的华雄都被关羽斩了,所以我喜欢关羽。再说说赵云,他可是在徐州大破曹操军的猛将,还在长坂坡杀了好几个曹军头领,在赵云很老了以后,竟然能斩了使用开山大斧的韩德和他四个精通武艺的儿子,而且可以以一挡千,是个难得的人才。
不过,《三国演义》给我的收获还是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不拘小节,胸怀大志,深谋远虑。
三国演义作文素材篇4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读了三国演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书中主要内容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灵帝昏庸无道,后被董卓夺权,曹操等地方诸侯组成联盟,推举袁绍为盟主起兵讨伐董卓。董卓后被吕布杀死。再经群雄割据,刘备、孙权和曹操三国鼎立。刘备占益州、曹操占北方大部分地区、孙权占江南。就这样又过了100年曹操手下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权,建立晋朝。
我在《三国演义》中最喜爱的就是诸葛亮了。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然后他又智算华容,灭曹军志气。他还七擒孟获,取得百姓平宁。《三国演义》讲述了魏、蜀、吴三国三分天下,你争我夺地抢地盘。在这几个环节中,诸葛亮可是核心人物,我觉得最精彩的情景就是空城计了,当曹愉要到来时,只见诸葛亮命令一些官员打开城门,打扮成平民去打城门,自己却和书童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赶来,看见这情景,十分怀疑,以为里面有埋伏,就退兵了。可见诸葛亮有勇有谋,利用司马懿身心多疑的特点,让司马懿退兵。他那临危不惧,谈笑自如的神情让人敬佩不已。
诸葛亮不仅神机妙算,而且还是上知天文,其实诸葛亮能有这么神通,跟他的勤奋学习脱不了干系,所以,只要我们努力学习,便也可以像诸葛亮一样聪明。
三国演义作文素材篇5
说到汉朝末年,汉灵帝越来越残暴,导致爆发了强大的农民起义,自己逃到北岸的哪里去都不知道了。后来,冒出来很多英雄,也有几个奸雄。下面我慢慢给你们介绍。
有一人,他姓刘名备字玄德,结拜兄弟有张飞、关羽。那张飞,字翼德,只有个长子张苞。那关羽,字云长,有义子关平,儿子关兴、关索。军师有孔明、庞统。其他人么,还有孙坚将军、曹操奸贼等。
当时天下大乱,曹操到了北岸,做了汉献帝丞相;刘备到了荆州,投奔刘表;孙坚来到江东,开创了东吴。后来,刘表、袁绍等几个人都被曹操奸贼给杀了,再随着周瑜火烧赤壁,三国鼎立的局面终于形成,分别是蜀汉、曹魏、东吴。
后来,司马昭灭了蜀汉,司马炎灭了东吴。三国归晋,整个三国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有一次,我对我爸爸说:“爸爸,你知道我三国时代我最恨的是哪件事情吗?”“什么事情?”爸爸问。“那我就告诉你吧。”我笑呵呵地说,“关羽把曹操放了!否则的话,北方就平定了!”爸爸听了,哭笑不得。
《七步诗》大家都熟悉了吧?其实呢,曹操也是个诗人,写过一首《短歌行》。
三国时期,我最喜欢的国是“蜀国。”我最喜欢的人是诸葛亮,再是姜维,再是刘备。我先说明一下,我为何喜欢孔明。
那是因为,诸葛亮几乎每次都打胜仗,我很佩服他的学问。单幅和司马微对他的评价都很高:单幅说:“用我和他相比,就好像乌鸦比凤凰一样。”司马微说“在我看来,或许只有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汉四百年的张子房可以和他比一比。
一开始,关、张二人都不相信诸葛亮的才华,还开玩笑说:“先生为什么不请‘水’去?”后来在大败夏侯惇时,才相信孔明的才华,说:“先生真了不起!”
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战争是“马谡大意失街亭。”马谡不听王平劝告,上山扎寨,结果被围的水泄不通,士兵纷纷投降。诸葛亮因为自已用人不当悔恨不已,后来挥泪斩了马谡。
如果要问我三国时代我最讨厌的人,那就是刘阿斗了。
三国时代,我只有一个不明白:为什么司马懿能活那么长时间?
还好现在没有战争,不然,我们要受多少苦难啊!
战斗时期,成败主要靠计谋,当然也要武将勇猛,最好能“文武双全”。在东吴,孙坚是“武,”孙策是“武,”孙权“‘文武双无’,”孙皓是残暴的君主。周瑜是“文,”鲁肃是“文,”吕蒙是“文,”陆逊是“文。”在蜀汉,张飞是“武,”关羽是“武,”黄忠是“武,”马超是“武,”赵云是“武,”孔明是“文,”庞统是“文,”姜维呢,却是“文武双全。”曹操那里,司马懿是“文,”武呢多看了《三国演义》后,我最想成为三国里的诸葛亮。我也希望我以后能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三国演义作文素材篇6
《三国演义》家喻户晓,名扬天下,广为人知。读完一遍,令人荡气回肠。
《三国演义》写的是汉末时期,魏、蜀、吴三国争霸的故事。魏王曹操,蜀王刘备,吴王孙权,并有妙算军事诸葛亮、庞统、周瑜,猛将军关云长,赵云,张飞,许褚等等构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军事的神机妙算,猛将军的智勇双全,好汉的义气,小人的奸诈,铸就了三国曲折的故事,才有罗贯中笔下的千古名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神机妙算的军师无过于卧龙诸葛亮了。赤壁一把火,烧得曹兵丢盔弃甲:三气周公瑾,气得周瑜口吐鲜血而亡。孔明舌战群雄,智激周瑜,奇谋草船借箭,更是脍炙人口。正如徐元直所说:“凤雏伏龙若得一人,天下可安矣”。此并非夸大其词。在诸葛亮面前,曹操千军万马何足挂齿。孔明如刘备一臂,令人心服口服,声声称奇。
三国中的猛将军,那可是好汉如云。关云长身在曹营,心在兄,桃园三结义不忘兄弟,过五关斩六将不在话下,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毒、大义凛然;猛张飞大闹长板桥,一声吼,喝退曹兵百万,令人闻风丧胆;智取隘口,有勇有谋,义释严颜,刚中有柔。赵云赵子龙单骑救主,曹兵百万,毫无惧意;冲阵救阿斗,如入无人之境。曹操也称之为一员虎将“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长山赵子龙”。他们的智勇令人赞叹,他们的壮志忠心与义气,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手捧《三国演义》,在三国战争中畅游,时而与关云长、张飞征战沙场;时而与诸葛亮出谋划策。我仿佛看见了赤壁之战中,熊熊大火燃烧着敌船。回想眼前,中华民族英勇的气概、超人的智慧在罗贯中笔下众位豪杰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他们的引领下,中国将会走向世界顶端。我被罗贯中笔下众多人物的事迹感染着,我将会像他们一样,纵横沙场,报效祖国;出谋划策,壮大祖国。即使不会像关羽,赵云,诸葛亮那样文武双全,也要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尽心尽力。
合上《三国演义》,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被书中许多人物的豪情壮志激励着。我决心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三国演义作文素材篇7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皇帝昏庸无能,百姓苦不堪言,就导致了农民发起的起义,名曰"黄巾兵起义"乱世之中,一代英雄人物就此竞相涌现。
之后,袁绍与曹操领众以平"十常侍之乱"冲入皇宫,汉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慌乱而逃,途中,西凉刺史董卓因救驾有功,竟掌握了朝中大权,废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残暴的董卓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王允与曹操利用连环计,将董卓被其义子吕布所斩。
董卓死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用计谋相继除去了吕布,袁术,定都许都,其后官渡之战曹操以小胜多,将袁绍灭掉,继而平定了北方。
刘备桃园结义后,与曹操作斗争,在汝南遭刘璋战败,后投奔荆州刘表,后三顾茅庐,请得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作为辅助。
诸葛亮凭借他的机智,在江东舌战群儒促进孙刘联合在赤壁之战时,利用连环计、反间计、苦肉计,更是出现了草船借箭的故事战胜了曹操。这一战是中国历史非常辉煌的一页。
战后,孙刘转而互争荆州,周瑜派鲁肃讨要荆州,一次次被诸葛亮说回,心胸狭窄的周瑜终于在诸葛亮的讥讽中呕血而亡,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长叹。
刘备夺得西川,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不料吴国大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夺取荆州,忠义之将关羽宁死不屈被孙权斩首,之后,刘备又被新任督都陆逊战败,病倒在白帝城。
诸葛亮派大兵将南蛮孟获七擒七纵平定了南方之乱,他因要完成刘备的嘱托,六出祁山,最后应过度劳累军事死于五丈原。这时曹操之子曹丕早已改国号为魏,后来陆续平定了蜀中与东吴,又改号为"晋",总算平定了全国。
真乃"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