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节拜年作文

| 新华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只知道的是正月初一时,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朋友们也互致新年快乐,以吉祥之语互贺祝新春。卑幼者并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热情款待。其实,春节拜年学问很多,春节文化元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

“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也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健康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到同辈亲友,也要施礼互贺。至今未曾改变这种礼仪,只是在形式上元化了。

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中国人自明清起始,对拜年礼仪定下了不成文的规矩,有着一定的次序:首拜天地神祗,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长,最后全家按辈份次序互拜。对尊长要行大礼,对孩童要给赏赐。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拜亲朋也讲究次序: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这种习俗早在宋朝时就已流行。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到了清朝年间,拜年礼仪有了升华。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一般说来,平辈间拜年则拱手致语就行了。

首先拜家里长辈。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当然,长辈受拜以后,一定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不能忘记的是向邻居长辈拜年。中国有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所以向邻居长辈拜年仅次于本属长辈,一般说,邻居长辈也会给“压岁钱”的。

其次是走亲戚拜年。初一或初二必须到岳父、母家,并须带贺礼。进门后还得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

接着就是礼节性的拜年了。如给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一般情况下,不宜久坐,客套话完了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也应择日回拜。

还有一种就是感谢性的拜年。凡过去一年中对人家欠情的,如曾帮助过自己的人或老师、师傅、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感恩谢意。

描写春节拜年作文篇2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蒜,就开始有了“年味”。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北京春节的习俗真有趣!

描写春节拜年作文篇3

春节到了,到处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挂灯笼、贴春联、放烟花、吃饺子……各种各样的习俗使节日热闹非凡而趣味无穷。

拜年的习俗使这春节的第一等大事,所以除夕夜都兴奋不已,我怎么也睡不着,和同学聊了一个通宵,早晨四、五点钟就穿戴一新,随着爸爸妈妈去拜年。这次拜年特别有意义,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出去拜年,往年爸爸妈妈总是把我扔在家里,说女孩子家家的,不要出去拜年了。在我的多次抗议下,我终于可惜享受拜年的待遇了。

天还没睁开朦胧的眼睛,我们家乡的人已经开始纷纷行动了,有的去村中的小庙里点灯,有的放烟花爆竹,还有的在乡间的小路上互相祝福。爸爸和妈妈不时走走停停,见到的人无论熟悉还是陌生,都会拱拱手或挥挥手,说声:“新年好!祝你发财!……”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准备去给奶奶们拜年,我们先去了大奶奶家,一进大门就看到了古韵风味的扇形院门,走进去后,发现院子好大,还有一片小菜园呢。到了屋里,爸爸妈妈首先向“宗亲三代”磕头,然后向爷爷和奶奶拜年,祝他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爷爷奶奶很热情,那笑容流露出浓浓的亲情味道,祝我们新年快乐,心想事成。他们送给我压岁钱,希望我学习更好,我们互相祝福之后,就去别的亲戚家了。

每家亲戚都很热情,我们拜完了每一位长辈,我们送出了满满的祝福,也收到了美好的祝愿,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让我们每个人都充满了欢乐。

这次拜年不仅和亲戚们融洽了关系,还学会了春节拜年的礼仪,感到无比满足和欣喜。

描写春节拜年作文篇4

大年初一已经过去,可拜年的脚步却依然没有停止。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外公、外婆渐渐的没了过去的精神。我的父母便趁着过年想会另外的老家看看。

太阳已升到了人们的头顶,一丝丝阳光透过云彩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感觉不出一点冬天的气息,汽车“呼呼”的行驶在高速上。

到家时已是傍晚,来到这个历经风雨的老房子,心中有着按捺不住的喜悦。还不是念叨着:“我又回来了。”我妈捷足先登走进房里喊了一声。外公他们才从厨房出来。我一小步一小步的进去,径直走了进去什么也没说,只是站在一旁看着着外公。褶皱而又黝黑的皮肤显得历经苍桑,微微上扬的嘴角和眉毛散发着慈祥。这样的一位老人让我生起了一种敬意,因为就是他用自己的青春拉扯大了我舅和我妈。

在得知我妈出去后,他便从电视机旁走到我的身边,四周张望忘了一下,把手伸进口袋拿出几百块钱揣进我的裤兜看着他的眼神我也没再说啥只是用手挡着,可最后因为他执意要我收下,只好道了声:“谢谢。”那时的我摸着他那皮包骨头的手,一根根经脉都凸起,我怎么好意思拿他的钱呢?外公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急着说:“你呆啊。”听了这话我也没再抵触,装着微笑,却十分感动。外公也装做什么也没发生一般默默地走向厨房。

夜幕降临,这忙忙碌碌的一天便结束了。

描写春节拜年作文篇5

今年春节,武汉突发疫情,为防止疫情扩散,防止交叉感染,政府要求人们都宅在家里,不许走亲访友。

待在家里,真闹心,爸爸看出我心里的不快,对我说:“咱们用微信给亲朋好友拜年,说吉祥话吧。”我听了,顿时来了精神:“好啊,好啊!”我几乎都要跳起来了。爸爸看我高兴,说:“来吧,看看你这小秀才给他们拜年时会不会说一些吉祥话!”

这下可难住我了,眉毛头都拧成疙瘩了,也没想出一句好听的话。爸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吧!你不好好读书,连句祝福话都说不出来。我惭愧地低下头。

爸爸说:“我教你吧!”我羞愧地点点头。爸爸说,过年说吉祥话是要看对谁说的,而且说吉祥话的时候,要恭恭敬敬站好,大大方方,声音洪亮,眼睛真诚地看着对方。我听着,心想,这里面还真有不少学问呢,可要长见识了。

爸爸滔滔不绝讲起来了,我洗耳恭听。只听爸爸说,见爷爷奶奶可以说祝爷爷奶奶吉祥如意、福寿康宁!也可以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还可以说,寿比天高,福比海深。对爸爸妈妈可以这么说:我祝爸爸妈妈年年有余,好运连连。四季发财,五福临门。心想事成,永远年轻。还可以说祝爸爸妈妈千祥云集,喜乐平安,诸事顺遂……祝福语真多呀,我边听边记,但是有的连字都写不出来。

听了这么多吉祥话,我想:真该好好读书了!

爸爸还给讲了见叔叔阿姨怎么祝福,讲完,爸爸问我:“对哥哥姐姐怎么说呀?”我说:“祝哥哥姐姐笑口常开、学业进步!”

爸爸摸摸我的小脑袋,鼓励说:“小家伙挺聪明呢!学无止境,要不断学习,长大后才能有作为。”

我点了点头。

描写春节拜年作文篇6

 前两天翻箱倒柜收拾家居,竟在壁柜下边的箱子中发现了几双旧布鞋,记忆中这是当年我入伍时母亲专门赶制的。不知哪一年压在这箱子底下一直没有动过。掸去鞋上的灰尘,不自觉地想起小时候过年时母亲为我们兄弟姐妹做新鞋的情景。

小时候家里穷,买新鞋根本是不可能的,但劳作了一年的母亲总会在过年前给我们兄弟姐妹五人各做一双新布鞋,而穿上新布鞋自然成了一件令人睡不着觉的高兴事。

不过,自己做布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第一步要糊袼褙。母亲把平时积攒下来的碎布,或不能再穿的旧衣服,用剪刀修剪一下去掉毛茬,再用面粉打一小盆浆糊。等浆糊变凉,便开始糊袼褙了。先把一张旧报纸或稍大一些的牛皮纸铺在饭桌或面板上,在上面均匀地涂一层浆糊,再把收拾好的碎布块边对边、角对角的严丝合缝粘在纸上,这个过程要注意布块不能有压茬现象,否则袼褙糊出来不甚平整,影响使用。粘满了一层,在上面再涂一层浆糊,然后再粘一层。如此反复,粘个四五层,一张袼褙就算糊好了。随后,连同底层的报纸或牛皮纸一同揭下来放到阴凉处晾干后备用。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每年都要糊五六张袼褙,平时母亲也经常要求全家人“布头布角都别扔掉,留着糊袼褙用”。

几天后,待袼褙干透后,母亲便开始按照我们每个人脚的大小剪鞋底、纳鞋底,而这只是做布鞋的第二步。母亲先用我们上学用的画笔在袼褙上画出鞋底的样子,小心剪下后用白布带在四周滚上白边,然后将四五层比齐摞在一起,用土制的鞋底夹板夹紧就开始纳鞋底了。先用锥子在鞋底上扎上一个眼,然后用大号缝衣针穿上事先自己捻成的麻绳,从眼中穿过并用劲拉紧。如此往复,一针挨一针,看上去成行成列的也十分好看。纳一双鞋底一般需要两三个晚上,因而常常在梦中醒来仍见母亲在煤油灯下一针一针地穿线、一下一下地拉线……因为这样的鞋底是由好几层袼褙制成,因而在民间称之为“千层底”。

纳好了鞋底,接下来就是剪鞋样了,也就是剪鞋帮。为了使做出的布鞋好看耐用,母亲通常会选择耐磨的灯芯绒做鞋帮,颜色鲜艳的给几个姐妹,黑色的给我和弟弟。为了便于穿和脱,也是为了好看,在鞋帮的脚面处专门裁剪出“凹”字形,缝上松紧布。剪好了鞋样,便开始做鞋的最后一道工序——上鞋帮。上鞋帮可是一个技术活,做毛窝(棉鞋)一般把针脚留在里边,而做单鞋多是把针脚留在外边。由于母亲手巧,上鞋帮的针脚十分细密,看上去十分精美,也十分时尚。为了防止新鞋子夹脚,做好后还不能马上穿,需要用专用的鞋楦撑上一两天,并垫上一双鞋垫,这样穿起来才显得舒服。

大年初一的早晨,是我们兄弟姐妹五人最高兴的时刻。我们穿上母亲做的新布鞋,跟着大人到左右邻居家拜年。在向长辈祝贺新年快乐、健康长寿时,总情不自禁地提一提裤腿,将脚上的新鞋展现出来……

而今,自己在军营摸爬滚打20个春秋后转业地方,也早已娶妻生子,但回想起当年母亲为我们做新布鞋的情景,想起自己穿上新鞋的感受,心里都会顿生一股暖意,并有一句满怀深情歌词在脑海中回荡: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

描写春节拜年作文篇7

除夕,好热闹啊!人们忙得不亦乐乎,贴了对联又挂年画;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就像在锅里炒芝麻似的接连不断;啪啪啪的焰火声就像北京------举行盛大的庆祝会似的,穿过了大街小巷,穿过了高楼大厦,把漆黑的夜晚照着得如同白昼。家乡的除夕之夜到处洋溢着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夜幕降临了!等候多时的我和姐姐高兴地拿出了“万花筒”。我兴冲冲地拿了焰火和打火机,准备实施我除夕之夜的第一个计划——放焰火。十几支烟花直指天空,一粒粒“金砂”喷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绽放。赤橙黄绿青蓝紫,样样俱全,姹紫嫣红,把夜空装点得美丽、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昼。“通!”地面上又升起个通体发红的大火球。它飞到半空,“啪”的一声,化作千万颗小火星飞溅开来,拖着长长的、闪光的尾巴缓缓落下,好似翩飞的蝴蝶,从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风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个调皮鬼,给它们涂上七彩的颜色……“通通通!”“嗤嗤嗤!”看!一颗颗发亮,五颜六色的火焰拖着长长的尾巴,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蹿上夜空;瞧!那边升出了“天女散花”,这里出现了“孔雀开屏”!哇!再瞧瞧那里的“含苞待放”……天空中顿时成了“花”园,“花”的海洋,璀灿夺目,火树银花,多美呀!

这时只听“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噼噼啪啪的爆竹声此起彼伏,好象是在挥手与旧年告别。美丽的礼花四处绽放,开在天上,开在地上,也开在人们的心中。

啊,这真是令人难忘的除夕之夜呀!

描写春节拜年作文篇8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有很多的习俗,比如贴春联、团圆饭吃饺子、放烟花等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去拜年。

春节一到,全国各族人民都会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每家都浓聚着团圆的气息。到了吃饭的时候,桌上都摆满了各式菜肴,鸡鸭鱼肉,蔬菜水果。拜年,我们小朋友们肯定最是喜欢。既可以既可以收到红包,还可以和小伙伴疯玩几天,大家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昨天,我和表姐互相拜年后,就一起去给爷爷奶奶拜年。刚一到,我们就挨个向长辈问好拜年,吉祥话不断:祝爷爷狗年大吉、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而长辈们慈祥地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个红包发给我们。这时候我们都特别惊喜,然后我们就跑出去玩了。

到了吃饭的时候,桌上各种各样好吃的,数不胜数,看得我们是口水直流三千尺啊!狼吐虎咽一番,心满意足。

虽然大多数人们都沉浸在春节的快乐气氛中,但我们不能忘了那些还坚持工作岗位的人们,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幸福时光,成全了大家的团圆。他们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和学习!

描写春节拜年作文篇9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啊,春节到了,走亲访友是必不可少的了。

这不,大年初二,我就和家人去到外婆家拜年啦。路上,汽车来来往往,路边的人家喜气洋洋,张灯结彩,洋溢着红红火火的气息。

约莫坐了四十分钟的汽车,我们就到了。已经是十点了,太阳在天上挂着,散下万丈光芒。外婆家的院子很大,长满了花草。现在,这些花草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艳丽,是昨夜的星光给它们披上了一层银色的大衣。

外公热情地出来招呼我们,外婆则仍在厨房里忙活。妈妈不一会儿就系上了围裙,进了厨房。我和弟弟玩了一会儿后,也和爸爸一起打起了下手。

过了一会儿,其他的亲戚也来了,大表舅,二表舅,三表舅等等,还有好多小朋友,足足是几个人,院子一下子就变得拥挤了。整幢房子都是热热闹闹的,找不到一个冷清的地方。

午饭做好了,一大家子围在一起吃了饱饱的一顿,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把旧的一年里的烦恼都丢掉了,或许这就是年的魔力吧。

快乐的时光总是飞快,没多久就到了晚上,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家了。路上还遇到一个村子在舞龙,把路堵得死死的,汽车开得比人还慢,但花了近两个小时,终于是到家了。不过更惨的是,我还发烧了,大半夜出去找到了一家还开着的诊所,拿了药回家。可能是在年的保护下,病来势汹汹,却一剂药就压了下去,也算是安慰了。

总之,这次拜年悲喜交加,但还是丰富多彩有意义的。

描写春节拜年作文篇10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回家过年,不仅仅是看父母,还要拜访多年不见的亲朋好友,于是,拜年,成了家家户户的过年习俗。

“拜年了!祝大家事业顺利,心想事成,幸幸福福,平平安安!”现在通讯发达,过年了,每个人的手机上都有成百上千条这样含意的短信吧!可百“信”不如一见,大年初二开始,我们决定去好好拜一回年,着着实实地给大家送上祝福。

拜年,首先要拜外公外婆。在外婆家门前,我心想:“该说什么呢?嗯!有了!”门打开了,迎接我们的是一脸喜气的弟弟,我忙说:“Happynewyear!”“祝你们新年快乐!”弟弟也笑着回答。这时,外婆、外公、舅舅、舅妈都出来了,我连忙用最最响亮的声音说:“祝外公外婆寿比南山,幸福安康,祝舅舅、舅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祝弟弟学习进步!”看着家人一个个咧着嘴开心地笑,我的心中也暖滋滋的,乐的不得了!

拜完外公外婆,我们开着车到了老家永康,平时冷清的街道上都是走亲访友的人,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下了车,先到了大姑婆的家,她已经有80高寿了,我迎上前去,恭恭敬敬地说道:“大姑婆好,我给您拜年了,祝您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大姑婆见到我可开心了,笑眯眯地说道:“好,好,真听话,喏,给你包个大红包!”“谢谢大姑婆!”我开心的叫道。

接下来是二伯伯家,二伯伯有40多岁了,平时不爱笑,老是摆着个脸,我思考片刻,敲开了门笑盈盈地唱道:“蛇年到,福气到,财气到,钞票到,成功到……”二伯伯的脸顿时笑开了花,他摸摸我的头,说:“长大了,会说好话喽!”

拜年,是亲近家人,增进感情的大好时机;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过年中走亲访友、互相祝福的必须要有的一个内容,我希望明年还要过个热热闹闹的大年。

23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