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的满分作文
小时候穿新衣总是那么高兴,不管新衣的式样和品牌,只要是新的,就会欢欣不已,就会觉得是过年的象征,是一年里的衣服。
早在春节降临前,为了接待亲戚朋友上门拜年,我们都会把家里的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会在门上贴上一幅春联,祈求好运。传统的对联是在红纸上写上黑色或金色的联语,什么“财源广进”“步步高升”“富贵满堂”的,反正都是些吉祥的话语。
送灶神是过春节前的一件大事。听奶奶说,送灶神是在农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事情。人们都希望灶神上天能替他们说几句好话,因此这一天人们都会特别准备些丰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除夕这一天对人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一年一度的团年饭能充分地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在吃完团圆饭后,就开始守岁了。
最值得小孩子们高兴的不仅仅是在过年的时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收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收压岁钱也可以说是收红包,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大人们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在爆竹声中,春节就早已过去了,但年味儿仍是挥之不去,仍给了人们无尽的回味。
年味的满分作文篇2
一年一度的春节终于到来了,这是我们儿童、少年甚至是成人日夜盼望着的节日。它包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无数传统文化,它是我们家家户户和睦亲情的结晶,它体现了我们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追求。春节前夕的那一种年味和过年时的喜庆之感是我无法忘怀的。
就在年前,下了一场大雪。说是大雪,其实也不怎么地大,只是雪花飘飞时的景象壮观一点而已,持续时间并不长。那雪积下,银装素裹的一片,给本来浓艳的世界添上一片高雅的色彩。正所谓“瑞雪兆丰年”,下了这一场大雪,预示着来年会更好,本来就很重的年味又更浓了。
偶尔上街,街上一片繁华。道路上车水马龙,张灯结彩。一串串红灯笼挂在店门口,还有好多说不上名字的'五颜六色的年货,小贩们摆着摊儿在吆喝,但现在更多的是使用大音响。人们成群结队,忙着置办年货,一个个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街上一片热闹的氛围,这种氛围和规模,堪比我们这俗称“作节”的交易日。
除夕中午的馄饨也不错。外婆早早地就弄好了菜馅,许多种蔬菜和新鲜的猪肉夹杂在一起,闻起来就很香,看着颜色就很诱人,即使还没有做成馄饨,就已经让人垂涎欲滴了,如果再包上一层嫩白的面粉皮儿,就好似一件艺术品,十分动人。馄饨煮好之后,捞上来呈半透明状,还有多条皱褶,看上去像宝石一般。隐隐约约看到里面的菜馅,深绿的,深红的,别有番滋味。刚盛到碗里,我就迫不及待地吞了一只下去,顿感美味至极。
除夕夜里,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地吃丰盛可口的年夜饭,一家人扯扯家常,问长道短,然后家人们都帮着搓汤圆,搓出来的汤圆圆溜溜,像孩子一样,很可爱。在家人的“唆使”下,我很有兴致地搓了两个“元宝”,不能说足以乱真,但也是十分神似的。最后一家人围在电视机旁有滋有味地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初一一大早,吃完热腾腾的汤圆,全家都出动去拜年了。走完了这家,又去串那家,大家互相祝福,各自说着喜气吉利的话,都欢欢喜喜。如果是小孩,就可以收获不少好吃的,此行可以满载而归。这一天,没有人家是大门紧锁的,而都是肆意地敞开了大门,因为在这一天,不用担心有小偷光顾,而且希望更多的人能到自家来拜年,迎接新的一年。年味真是浓厚呀!
有人说,现在的生活富裕了,天天都跟过年一样,春节也没什么意思了。我认为,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是中国亿万儿女的精神寄托。现在的春节并非越过越没劲,而是越过越有年味,越过越想过了。
让我们仍保持那一种年味,开开心心地过完整个年吧。
年味的满分作文篇3
又是一年春节到,今天是大年三十,我们一家团圆在一起,体验着浓浓的家乡的年味。
早上,我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一跃而起,就开始今天的重头戏——贴春联。今年,我家贴的春联是“万事如意福常来,狗年大吉鸿运到”、“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等春联。看着红红的春联,迎着冬日的暖阳,我情不自禁吟诵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午,我们开始包饺子。一开始我包的水饺,一个大一个小的,像挤眉弄眼的丑八怪,惨不忍睹。奶奶看见我包的饺子,就过来给我做示范,她先把饺子皮摊开,然后把馅儿放到皮里面去,用皮把馅儿包住,再将皮儿捏好,一个“小耳朵”大功告成啦!于是,我依葫芦画瓢,开始重新包饺子了,我先舀来一大勺馅儿放在皮子里面,正准备包的时候,突然觉得手上湿湿的,定晴一看,馅儿太多了,馅子像个挺胸凸肚的大胖子。于是,我又重新开始尝试,这一次我舀了一点点馅,放在皮子里一捏,看起来像个瘦瘦的小老头儿。真是看事容易做事验证啊,奶奶看见我一脸沮丧,就手把手地教我包。在奶奶一步一步地指点下,我包的水饺是越来越好。不过,包完水饺之后,家里一团乱糟,就像一个刚刚打完仗的战场一样。于是,下午我们全家齐心协力,来了一次全家总动员进行大扫除,家里变得干净、整洁,一尘不染。
贴春联、包饺子、大扫除,忙了一天,我们忙出了美味的佳肴,忙出了整洁的环境,忙出了我家的年味,忙出了一个吉祥如意的幸福年!
年味的满分作文篇4
一年又一年,时光飞逝,转眼间又迎来了马年。从我记事时起,每年的春节都是在爷爷奶奶家度过,都说城市里的年味越来越淡了,唯有在农村才能体会到那浓浓的年味与乡情。
大年三十,一早,我就被那响亮的鸡鸣声吵醒了。这时,小厨房的灯已经亮了,爷爷奶奶一定已经在准备今晚的年夜饭了。院子中的大黄瞧见我早早的起床,兴奋的围绕在我的脚边,“汪汪汪……”地叫着。吃完早饭,那小米粥的纯糯和鸡蛋饼的甜香还在我的嘴里回味时,我已经牵着大黄漫步在田埂上了。清晨的薄雾笼罩着整个村庄,这个季节早已没有了夏末初秋时的景致,水塘边的芦苇丛也不再是当初的绿,只有一片枯黄,就连鸟儿也去了温暖的地方,不见了身影,只剩下几只孤独的野鸭在芦苇丛中慵懒的游荡,沧桑而又美丽。家家户户的院墙上,已不见了碧绿的丝瓜藤,取而代之的是腊肉、香肠……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村边的土地庙人来人往,敬香、放鞭炮,图的就是家人的平安和吉祥。此时,太阳已经从东方升起,融化了淡淡的'薄雾,暖暖地照耀着整个村庄。田埂上,络绎不绝回家过年的人们,孩子、大人,脸上堆满了喜气洋洋的笑容,“大爷大妈过年好,爷爷奶奶过年好”是每个人嘴边挂着的话语。大黄也跟着兴奋起来,拉着我一溜烟地往家跑,远远地望见爸爸在贴春联了,我大叫:“我来贴,我来贴!”爸爸看着我笑,那笑容里全是满满的疼爱。厨房里,妈妈在帮奶奶包饺子、包包子、蒸馒头,奶奶灵巧的手还会把馒头捏成不同的形状,小兔、小猪,再给它们点上红色的眼睛,更是活灵活现了,我挤在她们中间,伸手就去抓面团,也想去帮忙,可是捏来捏去,什么也不像,却沾了一脸的面粉,引得妈妈和奶奶都笑我是只小花猫。这时,一旁的大黄围着院墙边的大水缸又跳又叫,我连忙扔下面团,跑过去一看,原来水缸里有一条又红又大的鲤鱼,被大黄吓得不停地拍打着水面,我哈哈大笑:“鲤鱼是初五用来敬财神的,可不是你的美味。”一旁压着井水的爷爷,也跟着笑了起来,一时间,鱼儿也在笑,水儿也在笑,就连奶奶捏的小兔小猪也都在笑。在欢笑声中,村庄的上空飘出了袅袅的炊烟,炊烟里是浓浓的乡情,家家户户饭菜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小村庄。年夜饭时间到了,大圆桌上丰富了起来,红烧黄鳝、清蒸鳗鱼、腊鸡、腊肉、腊肠、热气腾腾的包子馒头还有各种美味的野菜……欢声笑语中,吃着香喷喷的饭菜,喝着自家酿的葡萄酒,彼此祝福着,说笑着。窗外,礼花满天,鞭炮齐鸣,院中腊梅迎春,暗香袭人,璀璨的星空下,礼花是那样的绚丽,鞭炮是那样的响亮,腊梅花是那样的芬芳,团圆的人们是多么的欢乐啊!
家乡的年味,是那纯糯的小米粥,是那水缸里欢腾的大鲤鱼,是那大红的春联,是那院墙上挂着的腊肉,更是那吉祥的话语,浓浓的乡情,亲人的牵挂。
年味的满分作文篇5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终于近了。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各家各户便开始紧张的筹划着怎样过年了。
爆竹声惊动了整个村庄。哇,过年了!这么快,过了年,我已十四岁了,我感觉自己真的长大了。趁过年该好好庆祝一下!
吃年夜饭了,我连忙“疯”回家。今天的小菜就不一样。你看:鸡、鸭、鱼、肉、海鲜……真是应有尽有。吃饭时妈妈把一个__递给了我(我知道这叫“压岁钱”),并说:“新年快乐!”我接过__,高兴地说:“妈妈、新年快乐!”妈妈又把另一个__给了我弟弟。这时弟弟天真地说:“要是每天都像过年一样,那该多好啊!”“哈哈哈!”我们大声地笑了起来。虽然我也笑了,可是我也有弟弟那天真的想法。我相信,大家也会有这种想法:想吃得更好,穿得更好,压岁钱多多地拿!
吃完饭,我拿出了烟花与小朋友们一起放。我们先放“芭蕉扇”,我紧紧握住“芭蕉扇”手柄,迅速点燃导火线,等导火线冒出了白烟后,紧接着火星就射向四方。可惜你没看到,那一幕真是太精彩了;“火星”是五彩缤纷的,尤其里面还夹着各色的珍珠呢;我们还放了个“太空人”,点燃导火线后,“太空人”就闪出火花,发出绿光,而且会一个劲地冲向太空。
年的热闹不用说是大家所期待的。但在我们开心“发疯”之余,妈妈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年的背后寄托着沉重的责任。你又长大了一岁,对于人生应该要多一份思考。”是啊!面对新的一年,我要多一份责任。我决心要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老师对我们的期望。
年年过年,年年好过,直到今年才真正品出了年味。
年味的满分作文篇6
在闲聊的时候,母亲常跟我提起以前她小时候的春节,我总会觉得,平淡的日子加上春节二字,不知不觉掩埋了平日里的无味。现在的春节,虽然与从前有些不同,但都各具特色。
春节的帷幕往往由大街小巷的灯笼,家门口的'一幅幅对联,一张张“福”字慢慢拉开。但这仿佛却像以往的春节了,现在的春节有时好像平时一样,直到走亲访友才有一丝春节的味道。
除夕这一天是尤其重要的。在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那天总有许多好吃的,最让人期待的也就是那天了。当饭菜端上桌冒着热气,家庭人员齐聚一桌时,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虽然许久不见,但却不感生分。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刻,无非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在这一天中,最开心的就是收到压岁钱了,重要的并不是钱的多少,而是大人们对未成年晚辈的一种祝福。现在发压岁钱的方式也与往常不相同了,我们总会有个家庭群,吃好饭一起在群里抢红包,作为还没成年的小朋友就只要负责手气好一点就好啦,只进不出也是非常快乐啦!
以前的家乡遇到春节,每家每户都会换上新衣服,然而因为一件新衣服就可以高兴好几天,母亲对我说,她从前最喜欢的就是过年,因为那样才可以穿新衣,吃许多平常吃不到的东西。一家人平常聚不到一起,在那天,就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吃好饭后,必不可少的就是烟花爆竹了吧,小一点的孩子追逐打闹放着烟花,燃着爆竹。当夜越来越深,直到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各种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绚烂的色彩照耀着大地,好像白昼一般,仿佛也在祝愿着新的一年。
现在的家乡,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过着现代化的春节。即使我们不在过年的时候都能穿新衣,虽然城市中现在并不会响起烟花爆竹的声音,但我们却可以去欣赏好看的灯会,还有不变的春晚。有时晚上亲戚们聚集在一起吃团圆饭,晚饭也十分丰盛,样样俱全,大家相互举杯祝福在新的一年中工作顺利,学业进步,阖家欢乐。科技越来越发达,每个人几乎都有一个微信,让我们在平时也能联系到彼此。
春节的来临,让思乡的亲人们把团圆的盼望变为现实。以前我很不解为什么只是过年却有这么多繁琐的传统,还要用很久的时间回家,而仅仅只是吃个饭。现在我明白了,春节是在外的人想家的情怀,看似短暂繁琐的一种传统,实际上却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新的一年,也就在亲人们美好的祝愿下开始了。
年味的满分作文篇7
说起年味儿,小朋友都会想到熬肉、炸丸子、包饺子、穿新衣,我家的年味和其他小朋友家不一样。
今天我的好朋友涵涵来找我写作业,每次我写作业时,妈妈都会放下手中的活,默默地陪着我,她练字,我学习。我看到妈妈今天没练字,就好奇地问了妈妈,妈妈说:“近腊月,年就越来越近了,我在整理红纸。”涵涵好奇地问:“阿姨,这是在干什么呀?大红纸折过来折过去的?”妈妈说:“准备写过年用的春联呢!”“第一次见写春联的,你们家不买春联吗?”涵涵反问道。“我们家都是贴手写春联,这样才有年味儿,妈妈说过,过年的仪式感不能丢,手写的春联,红纸黑墨,很有感觉。”妈妈在旁边边听边说:“其实,春联最早并不是现在这种形式的,它是源于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就是后世俗称的‘桃符'是镇宅驱邪的。随着人们对音韵和格律研究的深入,对仗的文字开始大量出现,对联就出现了,挂桃符就逐渐演变成为贴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咱们中国人,从宋代开始手写春联,明代开始,因为朱元璋极力推崇写春联,所以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写春联,贴春联盛行,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逢过年,家家户户的门前手写的春联越来越少见了,都变成了金光闪闪的印刷品。印刷字体雷同,内容千篇一律,一眼望去,我家与你家贴的没有什么不同,手写的祝福被整齐划一的工业印刷品取代,这不能不说是中华传统民俗的一种缺失。你俩说是不是?”听了妈妈的一席话,我和涵涵一起点了点头。我和涵涵睁大眼睛看着妈妈拿出笔墨纸砚,准备写春联儿了,看着妈妈一笔一画的写起来,不一会儿就写了一副漂亮的春联,涵涵看的目瞪口呆,她小声地、吞吞吐吐地对我妈妈说:“阿姨,我爸爸妈妈不会写毛笔字,我们家过年都是买对联,您能给我家写一副对联吗?”妈妈停下手中的毛笔,抬起头笑了笑,说:“好呀,孩子!这副刚刚写好的春联,吉星高照家富有,大地回春人安康。牛年大吉。你喜欢不?”涵涵高兴地直点头:“没想到今年我们家也有手写春联贴,我也要和您学写字。”“好呀!那阿姨就再送你一副----牛耕福田四季春,牛转乾坤新机运。牛年大吉”
我们高兴地连蹦带跳:“好呀!好呀!贴手写春联才更有年味儿!”
年味的满分作文篇8
年的味道 春节刚过,满眼还可见火红的灯笼和散落地上的炮竹残片,四下里仿佛还残存着年的味道。可内心却不由地浮生这样的感叹:“过年,不过如此嘛。” 年关已逝,然而内心并未有太多的留恋。对于过年,早已少了太多的欣喜和乐趣。看着电视里热闹的春晚,望着天空中五彩缤纷的礼花,我怎么也找不回过年的感觉。年的味道,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变淡……
不晓得从何时开始,习惯的放下了对年的等待与期盼 。不喜欢街上挤满置办年货的人,不喜欢看每个人脸上急忙而又开心的表情。不懂得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不喜欢,只是有时会这样想:难道过年已成为了渗入人们骨子当中的习惯,难道没有了过年,就等于没有了生活吗?可不管怎样,年的味道真的在我心中渐渐散去,可我,却怎么也不想去追。 如今过年,尽管多了各式各样的选择,尽管少了这样那样的忙碌,但也丢掉了原汁原味的年味儿。很多人喜欢走出家门,在富丽堂皇的酒店中吃上一顿年夜饭。更有甚者,在吵闹的KTV中唱通宵以示对节日的庆祝。在各种新奇的想法中,年似乎不再是我们举杯欢庆的中国节,反倒是张显时尚的好日子。还有很多的年轻人,把外国的节日过得有滋有味,对于春节却是意趣冷淡。如此过年,年的味道还怎能韵味十足。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不是年疏远了我们,而是我们有意无意地离它远去。 我不知道今后的年是否会变回原来的样子,但希望它不会继续变得更糟糕。其实在我心中我是喜爱过年的,只是这份喜爱伴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的变得含蓄,变得不再强烈。大概很多的人也是如此,或许我们在心底默默地呼唤一声,年就会恢复它本来的面目。
大年初一的夜晚,耳边依旧会传来稀稀散散的爆竹声,街道上也依旧会看到高挂的红光。希望明年,心中会增添几分对于年的欣喜,也希望年的味道,可以重回人们的心中。 一天的见闻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手枪、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