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寒假开始和结束时间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2022-2023寒假校历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2023年1月4-10日为期末考试周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2023年1月11日-2月9日为寒假时间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2023年2月10日-23日2022级本科新生军训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2023年2月24日学生报到注册。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学生寒假计划安排有哪些
寒假要认真完成老师留的每一项作业。在假期中,我们要以学习、实践和玩耍这三方面入手,当然,学习还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认真完成老师留的每一项作业,做到玩耍和学习两不误。
寒假要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学习之余,我们不能每天都在家里看电视,要多走出家门,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寒假要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长约两个月的寒假,我们不能只想着玩耍,还要多读一些好书,开阔我们的眼界。真正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寒假要走出家门,去户外锻炼身体。假期生活,当然少不了强健体魄。我们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增强自己的抵抗力,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
寒假要对下学期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在假期里,了解下学期要学习的内容,并进行预习,同时也要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内容。
大学生寒假兼职注意事项
不轻易交纳任何押金
当用工单位以管理为名,收取一定数额的押金或保证金时,要谨慎,以防缴纳后,被单位以各种名由扣留,不予返还。如果确实要交,应将费用的性质、返还时间等方面明确写入劳动协议,以免被随意克扣
防止陷入传销陷阱
本来是以销售人员的名义上岗工作,公司却让应聘者如法炮制去哄骗别人,有些同学在高回扣的诱惑之下,甚至不惜欺骗自己的同学、亲戚、老师和朋友。结果是骑虎难下,最终只得白搭上一笔钱,使自己的身心受到巨大伤害。同时,通过同学或朋友介绍找工作的大学生,也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防止陷入传销陷阱。
不抵押任何证件
当用工单位要求以学生本人的有关证件作抵押时,一定要拒绝,谨防证件流失到不法分子手中,成为非法活动的工具,证件的复印件也要谨慎使用。
2023寒假安全小贴士
(一)寒假冬季雨雪天气多,湿滑路段行走注意过往密集车辆,不要追逐打闹。
(二)参加春节游园等大型集体活动时,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恐慌气氛,遭遇拥挤的人流,马上避到一旁或顺着人流走,不试图超过别人,不要逆行,被人流挤倒后,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三)不饮用、食用陌生人送给的饮料、食物,不占别人的小便宜,以免上当受骗。
(四)寒假期间外出旅游时,选择信誉良好的旅行社,保留导游和同行人员电话号码,不携带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行李物品不脱离视线,出入饭店房间随手关门,不让陌生人进入房间。
寒假独自在家应该注意什么?
(一)冬季气候干燥,容易发生火灾,经常学习预防家庭火灾的常识,家里发生火灾时,如有浓烟,尽可能俯身或爬行出门,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鼻、口,开门时用衣物或毛巾将手包住。
(二)独自在家时关好门窗、锁好房门,防止盗贼潜入,不轻易给陌生人开门,当坏人欲强行闯入,可到窗口、阳台等处,高声喊叫邻居或拨打报警电话。
大学生如何健康寒假
一、公共场所戴口罩,严防新冠是头条。
寒假期间为防范病毒侵入,出门要戴好口罩,尤其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和超市、商场、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要全程佩戴口罩,不要长时间逗留。
二、勤洗手来讲卫生,减少接触眼口鼻。
洗手要坚持“七步洗手法”。外出返回、饭前便后要勤洗手,不要随意触碰口鼻,不要乱揉眼睛。
三、走亲访友尽量少,预防传染要记牢。
寒假和春节期间,尽量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探亲访友和同学聚会,提倡用电话、视频互致问候或拜年。
四、生活作息要规律,睡眠锻炼不能少。
寒假保持健康规律生活。按时作息少熬夜,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在疫情低风险地区,坚持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尽量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居家锻炼可以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等简便易行的身体练习。
五、饮食营养要均衡,多浴阳光强身体。
寒假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暴饮暴食,不挑食偏食,少吃零食和油炸食品,少喝饮料。在中高风险地区,居家健康监测或隔离,要通过阳台、窗边、庭院等多接触阳光。
六、线上学习不能长,爱眼护眼记心上。
寒假期间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和电脑,使用电脑时眼睛距离屏幕应不少于50厘米。注意保护视力,遇线上学习、视频会议,要尽量选择屏幕较大、分辨率较高的电子产品,根据环境调整亮度。
七、心理健康很重要,休闲放松要做好。
利用寒假时间充分休息,调整好情绪,放松心情。多与家人沟通和交流,建立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
八、留校过年勤登记,发热上报莫忘记。
寒假留校学生要遵守学校疫情防控规定,进出校门要登记,离校返校要申请。如有发热、干咳等症状须在第一时间报告,严防疫情。
九、争当防疫志愿者,多帮社区解忧烦。
自觉遵守家庭所在地对寒假春节返乡人员的管理规定。积极参与所在社区和乡村的疫情防控,争当防疫志愿者,帮助基层干部群众落实防控措施,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