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50分左右的985大学名单
2023年650分在四川可以报考的大学,具体如下(附20222年投档分数线):
学校名 | 科目 | 投档分 |
电子科技大学 | 理科 | 646 |
北京师范大学 | 理科 | 642 |
南开大学 | 理科 | 641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640 |
中山大学 | 理科 | 637 |
浙江大学 | 理科 | 637 |
华南理工大学 | 理科 | 633 |
西安交通大学 | 理科 | 632 |
东南大学 | 理科 | 631 |
厦门大学 | 理科 | 630 |
天津大学 | 理科 | 629 |
华东师范大学 | 理科 | 629 |
山东大学 | 理科 | 628 |
大连理工大学 | 理科 | 628 |
国防科技大学 | 理科 | 624 |
湖南大学 | 理科 | 622 |
重庆大学 | 理科 | 619 |
华中科技大学 | 理科 | 619 |
中南大学 | 理科 | 616 |
中国农业大学 | 理科 | 616 |
中国海洋大学 | 理科 | 612 |
中央民族大学 | 理科 | 605 |
东北大学 | 理科 | 59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理科 | 596 |
武汉大学 | 理科 | 593 |
吉林大学 | 理科 | 591 |
四川大学 | 理科 | 590 |
兰州大学 | 理科 | 584 |
2023年985大学最新排名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1 | 北京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2 | 清华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3 | 上海交通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4 | 浙江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5 | 武汉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6 | 南京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6 | 复旦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9 | 华中科技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0 | 中国人民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10 | 天津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0 | 北京师范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2 | 西安交通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3 | 吉林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4 | 山东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4 | 国防科技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15 | 中山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6 | 南开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9 | 四川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0 | 同济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1 | 厦门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2 | 北京理工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3 | 东南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4 | 华南理工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25 | 大连理工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25 | 华东师范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26 | 中南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6 | 西北工业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8 | 中国农业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9 | 东北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0 | 湖南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0 | 电子科技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2 | 兰州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4 | 重庆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8 | 中国海洋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51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85 | 中央民族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985工程”高校名单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可以报几个学校
对于大部地区来说,高考志愿平行志愿一般可以能填4至6个大学,如果你考上的是一本,填完了一本志愿之后,系统会出来二本的志愿填报,你可以继续填,也可以选择不填;如果你考上的是二本,填完了之后也可以继续填三本或者专科。
然后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这样计算下来的话,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个院校专业可选,如果报的不高的话,有很大可能被录取。
对于高考改革地区,以浙江为例,高考可以报80个专业,这样听起来非常多,但是每个都是1所院校1个专业对应的。相比之下,反而有可能没有上面一种情况总志愿情况多。
通过以上两种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对比可以发现,第一种以院校为主,第二种以专业为主。当然,大家不可能每个院校都服从调剂,也很少有人填满80个志愿。所以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还是要以录取为主。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1、高考志愿填报首先应该是考虑选择专业,因为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后进入社会从事哪方面的工作。个人喜欢的程度和就业前景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2、选择好了适合自己的专业以后,开始对照自己的高考成绩,选择志愿填报批次,除非是一本的成绩中偏高,保证能选择名校,否则最好优先保证专业,再来保证学校。
3、在正式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填写学校的顺序和专业的顺序,因为学校和专业都有备选可以填,但是分数相差不大的话,学校一般会优先选择填写第一志愿的学生,同时也要注意填写的学校和专业的代码要与文字对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