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教育学专业院校排名
2024中国大学教育学专业院校排名新鲜出炉,教育学专业院校在中国有哪些优秀的高校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中国大学教育学专业院校排名(最新),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2024中国大学教育学专业院校排名(最新)
排名 | 大学院校 | 等级 |
1 | 北京师范大学 | A+ |
2 | 华东师范大学 | |
3 | 东北师范大学 | A |
4 | 南京师范大学 | |
5 | 华中师范大学 | |
6 | 北京大学 | A- |
7 | 首都师范大学 | |
8 | 浙江大学 | |
9 | 华南师范大学 | |
10 | 西南大学 | |
11 | 清华大学 | B+ |
12 | 上海师范大学 | |
13 | 浙江师范大学 | |
14 | 厦门大学 | |
15 | 山东师范大学 | |
16 | 河南大学 | |
17 | 华中科技大学 | |
18 | 湖南师范大学 | |
19 | 陕西师范大学 | |
20 | 西北师范大学 | |
21 | 北京理工大学 | B |
22 | 天津大学 | |
23 | 天津师范大学 | |
24 | 辽宁师范大学 | |
25 | 沈阳师范大学 | |
26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
27 | 江苏师范大学 | |
28 | 江西师范大学 | |
29 | 广西师范大学 | |
30 | 四川师范大学 | |
31 | 河北大学 | B- |
32 | 苏州大学 | |
33 | 杭州师范大学 | |
34 | 安徽师范大学 | |
35 | 福建师范大学 | |
36 | 曲阜师范大学 | |
37 | 河南师范大学 | |
38 | 重庆师范大学 | |
39 | 云南师范大学 | |
40 | 新疆师范大学 | |
41 | 中央民族大学 | C+ |
42 | 河北师范大学 | |
43 | 山西大学 | |
44 | 山西师范大学 | |
45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
46 | 同济大学 | |
47 | 江南大学 | |
48 | 温州大学 | |
49 | 广州大学 | |
50 | 宁波大学 | |
51 | 北京工业大学 | C |
52 | 渤海大学 | |
53 | 吉林师范大学 | |
54 | 浙江工业大学 | |
55 | 赣南师范大学 | |
56 | 湖北大学 | |
57 | 中南民族大学 | |
58 | 贵州师范大学 | |
59 | 云南大学 | |
60 | 扬州大学 | |
61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C- |
62 | 长春师范大学 | |
63 | 江苏大学 | |
64 | 淮北师范大学 | |
65 | 鲁东大学 | |
66 | 湖北师范大学 | |
67 | 深圳大学 | |
68 | 广西师范学院 | |
69 | 石河子大学 | |
70 | 海南师范大学 |
教育学专业就业前景
随着国家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就业前景会更加广阔。近年来,同不少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相比,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呈现出供不应求且经年不衰的可喜局面。这是因为我国教育事业相对落后,教育人才本来就比较缺乏。而目前,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更是给师范毕业生带来广阔的就业市场。从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就业去向来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就业前景相对较好。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基础教育教学和研究机构、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教育合作与交流机构从事相关教学、科研与各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
教育史专业就业前景
众所周知,文科类毕业生(如文、史、哲专业)就业困难,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由于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有限,而且此类学科专业技能不强、替代性比较大,所以这些专业的学生就业常受到限制,教育史专业就属于其中之一。普通高校是教育史此等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的主要去向,但现在硕士生进高校越来越难,基本上都要求博士学历,所以想去高校就要做好读博士的准备了。此外,教育史专业的学生可以多学一些其他方面的技术,向教师、行政助理、文秘等工作岗位发展。
教育学专业读研方向
此专业可以往“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这几个专业方向读研深造。
报考院校推荐北师大、浙大、东北师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华南师大、南京师大、湖南师大、首都师大、天大、上海师大、河南大、苏大、山东师大、天津师大、福建师大、四川师大、央民、安徽师大、曲阜师大、河北师大、河北大、河南师大、辽宁师大、郑大、浓阳师大等。
教育系科学教育专业
科学教育主要研究:教育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科学课程教学的基本原理、科学教育的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在当今中小学校进行“科学”课程的教学与教育管理等。
比如说:煮可乐和膨胀气球等科学小实验的演示,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