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往年录取分数线

| 徐球

2023厦门大学往年录取分数线来了,厦门大学是大家想报考的学校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3厦门大学往年录取分数线(公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2023厦门大学往年录取分数线(公布)

厦门大学往年录取分数线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介绍

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26年,是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全国解放后,厦门大学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于1950年重新开始招收研究生,并于1952年成立研究(生)部。从1950年至1965年厦门大学在22个专业招收了研究生110名。1978年全国恢复招收研究生,1981年实行学位制度,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迎来新的发展。1986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厦门大学试办研究生院,1996年3月正式获准建院。目前,邬大光副校长兼院长,陶涛教授为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下设培养与管理办公室、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和综合办公室等三个机构。

厦门大学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中授予博士或硕士学位。目前有3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个交叉学科;24个专业学位学科授权(1个博士专业学位学科授权,23个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授权)。厦门大学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化学、海洋科学、工商管理)、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际法学、高等教育学、专门史、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动物学、水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环境科学)、17个一级学科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46个一级学科福建省重点学科。进入新世纪以来,厦门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实现了跨跃式发展,实力显著增强,应用学科、工程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得到快速发展。

厦门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简介

厦门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依托厦门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办学资源,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性人才为目标,致力于打造厦门大学网络教育、高层次培训品牌,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院坚持依法办学,注重质量、结构、品牌、效益均衡发展,经过长期建设发展,已形成了多种办学形式、多种培养层次、多种专业设置、多种培养对象的综合办学体系,与我校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形成了相互补充、彼此促进的办学格局。

厦门大学的继续教育工作一直深受教育部、福建省的重视,其成人教育历史悠久,20世纪60年代厦门大学创办业余学校,为国内成人教育较早的办学形式。1999年,应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厦门大学成立职业技术学院,并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和“全国职教师资培训培养重点建设基地”;2001年1月,厦门大学被教育部批准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当年成立网络教育学院,是国内较早举办网络教育的`院校之一。

厦门大学的基本情况

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 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现任校长为朱崇实教授,党委书记为朱之文。

85年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4万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50多人。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18个学院(含45个系),拥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1个专业可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217个专业可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70个专业可招收本科生;拥有1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8个学科项目列入国家九五211工程建设,11个学科项目列入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11个创新平台和基地被列为国家985工程二期建设。

厦门大学校园介绍

学校设有8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2005年,科技部、教育部正式批准厦门大学设立国家大学科技园。2004-2005年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3篇论文。厦门大学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实力雄厚,台湾研究、南洋研究、经济研究、会计研究等成果居国内高校前列。

学校已与美、英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10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2004年与美国华盛顿大学等7所高校签订了全球七校联盟合作协议,2005年,联盟高校扩大为8所。在对台交流方面,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难以替代的人文优势,已成为台湾研究的`重镇和两岸学术交流的重要高校。

学校占地7868亩(524.5公顷),校园环绕厦门湾,依山傍海,成为国内公认的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校舍建筑面积13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09万册。校园高速信息网络建设的规模、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成为CERNET2的主接点之一。

28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