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报名特殊类型招生迎来新变化

| 舒淇

各地2023年高考报名陆续启动

多地发布的高考报名流程大致包括报名资格初审、网上申报、现场确认、网上交费等环节,考生需选择相应报考类型,如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单考单招等,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对于实行新高考的省份,考生还需在报名中确定选考科目。

特殊类型招生迎来新变化

一直以来,高校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运动队、保送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备受关注。日前,教育部对2023年普通高校特殊类型招生工作做了专门部署。

(1)高水平艺术团最后一年从招生环节中选拔

按规定,从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改为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2023年高考,将是高水平艺术团最后一年从招生环节中选拔。据了解,全国具有高水平艺术团招生资格的高校共有53所。此前,西北工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已率先停止招生。

(2)到2024年 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基本全覆盖

艺术类专业招生,不同于高水平艺术团,它主要是为了培养艺术领域的专业人才,除了参加高考,还要进行艺术专业考试。按照教育部要求,2023年,将进一步减少艺术类校考专业范围,到2024年,要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并逐步提高文化课成绩录取要求。

(3)2024年起 高水平运动队报名和录取门槛提高

近年来,高水平运动队的校考也在逐年收缩,2023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田径、沙滩排球将取消校考,纳入全国统考的项目将增至11个。从2024年开始,所有项目将全部实行全国统考,由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统一规则、统一评分标准。从2024年起,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条件和录取要求,都提高了门槛。比如,将报考资格由国家二级运动员及以上提升至国家一级运动员及以上;取消面向一级运动员等组织的体育单招文化考试,全部统一使用高考成绩;报考“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高考成绩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报考其他高校的,最低要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80%。

(4)2024年起 仅三所高校可招收英语专业保送生

对于保送生,按照规定,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优秀学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运动员等人员具备高校保送资格。从2024年起,除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可继续招收一定数量的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安排在英语语种相关专业,其他高校招收的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均安排在除英语以外的小语种相关专业。

多项招生计划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持续推进,已经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而像优师计划、免费医学生、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招生专项计划等一系列多元录取方式,不仅增加了农村考生的选择机会,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教育助力。

优师计划是面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培养优秀教师的定向培养计划。其中,国家优师计划由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承担,地方优师计划由地方师范院校承担。优师计划每年将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培养10000名左右师范生。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1、目前高考都是平行志愿设置,所谓平行志愿,即指采用平行志愿录取投档,考生在同一位置所选的A、B、C、D等志愿之间是平行关系。即改以往的“志愿优先”为“分数优先”,将达到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检索。

2、举例而言,假设第一志愿里设有A、B、C、D四个平行院校志愿。考生依次填报后,录取时首先将考生档案投到考生填报的A学校;如成绩不够,则将考生档案投到B学校;若符合B院校的投档条件,就不再向C和D院校投档。在这个过程中,考生不会因为将B学校放在了自己志愿填报的第二位置而受到B学校的“歧视”,而是和其他在第一位置填报B学校的考生一样竞争,达到投档线就可以顺利投档。依此类推,只要被检索的院校中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校投档。档案投出则完成该考生的投档过程,投档后由院校决定录取与否。

3、如果只是第二志愿属于平行志愿,则在第一志愿投档结束后,首先将同一批次线上的“自由可投"的考生按照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排序先后依次检索每个考生的志愿,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对单个考生而言,根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中的院校志愿顺序,投档到有计划余额且排序相对在前的院校。

志愿填报的流程是什么

一、分数预估;

无论是估分填报志愿的考生还是分数出来之后才填报志愿的考生,都需要对自己的高考成绩做一个预估,因为等到分数和分数线出来再去选择一个合适的大学、合适的专业,时间会有些紧迫,所以最好提前做一个分数预估,根据预估的分数选择几个合适的学校作为填写志愿的备选。

考生在预估分数时,经常会出现估不准的现象,所以在预估时,我们可以从正常评估、从严评估、从松评估三个方向,做三个估分,以这三个估分作为选择志愿的根据,就有备无患了。

二、自我剖析;

在预估分数之后,我们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主要是关于以下几个方面:个人兴趣、喜欢的学校、想去的地域以及家庭条件。个人兴趣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喜欢的专业,地域、学校都可以帮助我们筛选填报的高校,而部分专业学习费用会较高(比如软件工程),所以家庭条件不太好的话,还是要谨慎选择。

三、选择高校和专业;

有了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并且有预估分数或者已知高考成绩的情况下,就到了最重要的选择高校专业这一步了,根据自己的分数可以大概划定一个合理的填报范围,在这一范围内根据个人兴趣再去选择高校和专业就会容易很多。

不过这里还会出现另一个问题,很多考生可能没有一个清晰的想法,不知道什么专业好,不知道去哪里更好,这方面可以参考一下热门专业,看每个专业究竟是做什么的,再结合个人性格做出选择,也可以做一些性格职业心理测试,测试结果也可以做参考意见。

不要一味听从家长的建议,有很多同学听从家长的建议选择了一个并不喜欢的专业,最终发现实在不喜欢这个专业,就自我放纵,最终连毕业证都拿不到,这就得不偿失了。

四、志愿填写;

在高校和专业都选择好之后,就来到我们的最后一步——志愿填写,在这里一定不要把学校的代码填错,之前就有遇到因为填错志愿而被发配到偏远地带念书的同学,一定要认真检查自己的志愿。

162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