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高考怎么选科赋分有优势
嘿,同学们!赋分制度下容易得高分的选科有历史+政治+地理,该组合在报考大学专业时选择相对受限,但相对于其它组合,没有任何擅长科目的同学会更容易取得赋分优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4年新高考怎么选科赋分有优势,欢迎参阅呀!
2024年新高考怎么选科赋分有优势
第一,选择大家都不选或者选择较少的科目作为高考的选考科目,这是确保在高考赋分当中占优势的基本前提和重要途径。
第二,选择自己最有把握考好的科目,作为选科科目,这是确保在高考当中正常发挥获取较大赋分优势的一种途径。
第三,在选科时要搭配不同类别的科目,确保在赋分时能够雨露均沾,达到占据最大赋分优势的目标。
根据新高考地区的赋分规则,两门选考科目,具体赋多少分跟你的原始成绩有关,也与你在此次考试当中的排名情况有关。
如果这门科目选择的人少,而你的分数越高,那么最后赋分也就越高,如果这门科目报考的人多,大家普遍考试分数不高,但你的分数又在前25%的话,那么此时赋分也有可能增加。
新高考赋分最有优势的选科组合推荐
物理+化学+地理选科组合
学好地理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尽管它的知识点比较多,需要花费时间去背诵,但和历史、政治不一样,该学科试卷没有主观题,不会存在赋分难的状况。
历史+生物+地理选科组合
生物和地理两个学科,没有时事热点的考查,且没有不容易得分的主观题,赋分难度低一些,这两科比较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组合方式没有传统政史地文科的学习难度,且专业报考覆盖率可达77.8%,对于理科薄弱想学文科的考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历史+化学+生物选科组合
推荐理由:学习压力较小,化学生物联系紧密,赋分比较占优势。可读专业男女都适合。缺点:因为没有物理,很多理科的专业报不了。可报专业比例没有上一个组合高。
新高考赋分怎么计算
高考赋分制计算是新高考模式下的一种计分办法,主要是在实行“3+1+2”模式高考的省份中使用这一赋分办法。包含3个步骤:
1.确定赋分区间。将每个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分出A、B、C、D、E五个等级,对应的分数区间分别为100~86、85~71、70~56、55~41、40~30。
2.确定原始分数区间。与赋分区间相对应,以每个科目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及其得分来确定原始分数区间。
3.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设原始分数区间最大值与原始分之差为R,原始分与原始分数区间最小值之差为r,赋分区间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a,赋分成绩为未知数T,其余均为已知数。赋分公式为R/r=(A-T)/(T-a),经过计算,四舍五入取整即可得出T值。
例如,张三选择化学和政治作为考试科目,分别考了90分、89分,最后计入高考总成绩的分数并不是90分和89分,而有可能是95分和80分,这就是由于赋分制的计算办法。根据新高考实行省份的湖北、湖南、江苏、重庆等省市区公布的赋分制计算办法,我们可以总结出高考赋分制计算法如下:
化学、生物、地理、政治4科原始总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在赋分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相对应的赋分区间分别为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分数区间。这里就可以得到一个概念即赋分区间,赋分区间两端值分别为赋分区间最大值、赋分区间最小值。
有关新高考赋分政策解读
新高考下,高考生选择参加高考的科目不一样,加之不同学科之间试题内容、形式、难度、考查角度等存在差异,各科目原始成绩简单相加会造成学科之间不公平不公正。
为了弥补这个弊端,通过等级赋分的制度,可以比较客观的反映出甲同学在选择化学和生物的所有同学中所占的位次和水平,可以反映出试题的难度,也可以反映出乙同学在选择地理和政治的所有同学中所占的位次和试题的难度。
等级赋分制是为了解决以上弊端而生的。它有效克服了由于考生群体不同、试卷难度不同,通过规则换算成等级分,以名次为标准,让不同科目具有可比性。不再以分数为评判标准而是以单科成绩在总排名中的名次为标准。
在新高考模式下,每个考生的强项和爱好都不一样,不同考生选择不同科目,如果仅仅按照高考原始卷面分计算成绩,选择考试难度低的科目便能取得高分,这显然是不公平的,而赋分制优势就体现在将学科难度高低造成的分数差异缩小,使不同学科考生因考试难易程度造成的分数差异保持相对平衡,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考计分的公平性。
2024年高考后的注意事项
高考完后,考生心理压力容易和考前形成落差,表现出不一样的状态:有的考生感觉良好,认为答题还不错,表现出放纵状态;有的考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答题又失常,心里难过,烦躁、焦虑,心里内疚,认为愧对父母。对于孩子表现出来不同的情绪反应,家长要留意观察,做好心理疏导。
可能有部分考生认为高考已结束,顺手就把准考证给扔了,其实准考证是不能丢的,一是后面报志愿还要用,比如填准考证号,准考证丢了,万一记不住自己的考号了,准考证刚好派上用场。二是在被录取大学报道时,要带上准考证,要确认你是不是被录取的考生。三是网上查询高考分数和录取情况要用准考证。四是可以把准考证作为纪念品留着,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人生能有几回搏?留着准考证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