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高考等级赋分优点及计算公式

| 泽璇

也就是说,即使卷面成绩是0分,按照赋分原则来计算,每科也能得30分,两科共计60分。

等级赋分的优点

一是能够较好解决再选科目之间分数不等值、学生选考科目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问题;

二是等级区间比例依据我省往届考生的实际状况划定,符合我省省情;

三是能够保持考生每门学科成绩排名顺序不变,确保成绩转换的公平公正;

四是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校人才选拔需要。

新高考等级赋分计算公式

赋分的具体规则:

固定的比例及对应的等级、赋分区间。

以实际参加该科选考人数的成绩为基数,将各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以上5个等级及各等级对应的比例及赋分区间是事先设定的固定规则,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例1:

某学科考试成绩最后2%的考生最高分为20分,最低分为5分,则该科目E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20~5】。

已知E等级赋分区间为【40~30】分(固定不变),

也就是说,原始分【20~5】的考生为E等级,赋分后最终成绩为【40~30】分。

极端地讲,假设这个区间某考生原始分为5分,赋分后也能拿到30分。

等级赋分公式:

Y2-Y/Y-Y1=T2-T/T-T1

其中:

Y1、Y2分别表示原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T1、T2分别表示转换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Y表示原始分;

T表示转换分。

考虑到高考分数都以整数呈现,故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需要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例1:

假设小高同学地理学科原始分为75分,

再假设地理学科B等级原始分区间为【88~75】,则小高同学地理学科为B等级;

下面进行赋分换算:

B等级的赋分区间【85~71】(固定不变),小高同学考了B等级原始分区间的最低分,所以小高同学地理学科最终赋分成绩为71。

总体来说,等级赋分转换过程由系统自动完成,每科选考人数、考生整体成绩水平都会影响到最终赋分后的成绩。

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这4门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总成绩的科目,从0到100分的卷面原始分区间压缩到30-100分的赋分区间,整体成绩的区分度实际上降低了。

考生之间若要拉开差距,重点仍在语、数、外及物理/历史,这些按照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的科目上。

赋分制和传统高考计分有区别吗

原始分,也就是传统高考计分,只讲成绩,将考生的卷面分合计就可以了,就是实际的卷面分,学生成绩在那里,考多少分就是多少分,让人一眼就能看明白,所以优点就是直观,只反映学生的卷面得分情况;

赋分制重点在排名,是将所有考生的原始成绩,也就是卷面分进行高低排行,在排行过程中,将考生的各科成绩按照分数划分为不同等级,并“赋予不同的等级分”。可以很明显的表现每个学生在总体水平中所处的位置高低,也就是学生所处等级,并不是考出来的成绩,最终学生能被哪个档次的院校录取,是由考生所在的位次决定。

153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