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满分作文
人生若只如初见满分作文篇1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淡淡的愁,留一地剪梅疏影。折一枝秋菊,葬一地花魂,你的后半生在秋风中飘雾,在孤寂中终结。若人生只如初见,那你是否就可不悲不喜?
你是江南才女,一生遭遇使你心力交瘁。我却忍不住一次又一次的走近你的世界,一遍又一遍的品尝着你的哀愁。
你从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活泼娇羞到常记西亭白暮,沉醉不知归路的恣意闲适再到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最后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悲怆,你易安褪出青涩,却不再快乐。纵使明月皎皎,没有他的陪伴,又如何?
夜,深了。暗的灯在舞着残淡,飞蛾扑火匆忙,你的倩影彷徨如柳絮,双瞳如水,望尽天涯。这叫我如何不神伤。
这是否叫作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是否叫作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是否叫作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呢?
你走了。
秋意乍凉雨打樵,青玉白案幽灯照。帘卷疑是故人来,却道冷风孤独笑。
不知你守尽家中繁灯,寂寞未央柳了多少辗转难免的夜晚,他的音容却是总是浮现。你衣袂飘飘,走了也许是种解脱吧。佳人含笑而去,琵琶幽幽诉忠心。十里青冢今犹在,一诺值千金。郎君,我来陪你了。你可听到风中飘飘的那句话?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嗣音?
青青子衿,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到现在,才知道你并没有走。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眼前出现一抹倩影是那样熟悉。我伸出手想触摸,恍然发现
这是梦。
梦醒后的惆怅让我不禁悲叹。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人生若只如初见满分作文篇2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题记
经历了一夜的雨急风骤,原本在枝头摇曳的桃花瓣儿已被打落一地,在冰凉的地面上,显得如此寂寞无助。也许它只有在辉煌的时刻会被人仰慕那一份清艳,而此刻,它只有任人践踏的命运,无人问津。
躺在地上的桃花瓣,心理正酝酿着那一份不为人知的苦楚。冬日舞飞雪,它早已在那无尽的黑暗中不知前行了多久,在一点点的空寂中捕捉那微弱的光亮。春日闻莺鸣,它终于可以享受这贵珍的美好,去向世人展示那摇曳生姿的美。花落了又怪谁?花亦需要人安慰!
是的,她当初也是这般美好。浪漫多情的她又被多少人所仰慕,多少人愿意赴汤蹈火的给她幸福。终于,在茫茫人海中,她找到他。并许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海势山盟。没错她就是唐婉,他就是陆游。
才子、佳人,这是千百年来多么令人艳幕的搭配,这无疑是人世间天造地设的一对。可惜命运偏偏喜欢捉弄人,一则“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的封建礼教,就把这对有情人活生生的拆散了。两个相处的人就此别过,近在咫尺又似在天涯,无数话语无缘说起。
从那以后,她便痛恨人世间的薄情寡义,遭受打击的她如同雨中残花,孤独摇曳;她又似黄昏中的秋千索,飘飘荡荡。她已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只能任由命运摆布,心里无限心酸却只能咽下眼泪,含泪微笑。
沉浸在思绪中,我几乎无法自拔。忽然一阵风吹过,树上尚且存在的残花被打落了下来,随风飞舞。它的身上一道道伤痕依然清晰可辨。
就让她与它的忧伤随风飘走吧!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画悲扇!何必难,难,难?又何必瞒,瞒,瞒?
人生若只如初见满分作文篇3
妈妈说我出生的时候又小又瘦,就叫小娃。在瓦窑头,我的鼻子卡在纸窗的玻璃上,形成一个平面。我叔叔隔着窗户对我笑了笑,顽皮地逗弄着我的宝贝。那些年简单,平静,快乐。长大了,虽然外表平庸粗糙,内心却细腻细腻。
夏天的傍晚,在奶奶住的院子里,蝙蝠在天空擦洗冲浪。蜘蛛在屋檐下的网上走来走去享受大餐。奶奶一本正经地告诉我,不要抬头直视,蜘蛛尿会使人失明。我相信我奶奶的话,我现在依然相信,虽然至今还没有被现实证明。
爷爷把一根长长的香烟放入黄昏的院子里。他开心,我开心。只有在他面前,舅舅才会对我友好,不会让我哭。望着湛蓝的夜空,我挪动着被跳蚤和蚊子咬过的两条腿。即使我很无聊,我的作文终于意识到它们也是天然成分,并没有杀死它们的意思。
当时,在农村乞讨很普遍,往往带有外国口音,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大门外小心翼翼地探访,担心院子里会有恶狗被救。我经常跑回来,爬上和我一样高的木凳,在门框拐角处抬起倾斜,取下两边有馒头的竹篮,送出去了,递给乞丐,感激地看着他离开。即使在那之后,告诉他哪个院子有狗。我真好。
冬天的晚上,我用唾沫洗手,用老虎头举起一个大手电筒,故意哼着跑调的曲子,以为自己的一切成就都要扔在这里。只身鼓起勇气,沿着大路往南走到大队的楼上去找爷爷开会。第一次,我高昂着头,为了我的夜行,为了成长的喜悦。
童年总是美好的。中年以后,经常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即使我蒙着脸躺在床上,我也会因为跑来跑去而痛苦。
人生若只如初见满分作文篇4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想起纳兰性德这首词时,入眸是一片生机盎然 ,那枝枝娇艳的桃花,写满了痴情女子咳血的思念。
萧红,民国时期被称为文坛洛神。萧红的成功,缘于鲁迅。是鲁迅先生发现了她,帮助了她,一部《生死场》让她成文坛巨人。她视鲁迅为恩师,为兄长,为亲人……萧军是萧红一生深爱的人。一次次的背叛、伤害着她,说:“我遇到的女人都是孤独的人,需要爱的人,刚好我也要帮助她们……”一袭话,把萧红的心击打的支离破碎。一次次的别离、相聚、相聚、别离,萧军终没改变自己,伤痕累累的萧红只得选择永远离去。两个不同的男人,给了她不同的命运,一个帮她成功,助她成名。一个带给她终身的苦闷。一代才女,终因爱的太深,伤得太痛,在风华正茂的岁月里,抑郁成疾,在如玉年纪里便弃世而去。
张爱玲,眼前浮现出一个女子被爱变得孤傲的样子。 张爱玲遇到胡兰成,把自己放的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虽然开出了花,可是只是一场凄惨的美丽。胡说张爱玲是“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张爱玲爱胡兰成爱得那么决绝凄然,全心全意,而胡却一再负她,最终她绝望了。胡把她送到了云端, 却抽身离去。只留下张爱玲在孤寂中独享一个人的寂寞繁华。民国时期,那么一个有才情的女子,因为深爱一个男子只能一个人在冷寂中孤傲终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每人走过的路,其实都是生命必经之路。只不过她们不明白,谁都无法借得别人的翅膀,飞上自己的天空。当时年少,错过几番风花几番月。若将所有往事视为必然,放弃执着,活出最好的自己,生命是多么美丽。 叹:才女多情,红颜薄命。
人生若只如初见满分作文篇5
已经记不得第一次读纳兰词在何时了,但犹记当时看第一眼就被深深吸引。那是个雨天,我与一位相处了几年的闺蜜闹矛盾,雨的滴答像我们友谊破裂的哀诉,随手捡一本久无人问的词,无意翻看中却瞥到纳兰性德的那首《木兰花令》。记忆最深的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突然感觉这就像描写现实生活中的我一样:我与她初见惊艳,再见亦然,却又渐渐两生厌,不得欢喜。从那时起,我便自忖找到了知音,有年少那种故作老成的悲感充斥心灵,至于作者到底如何,词的重点在哪,却不求甚解。
如今想来,发觉有些孩童稚气,现在再细细品读,查阅资料,才发觉这首词,看似易懂,实则内藏玄机。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我仿佛看到班婕妤孤身于宫中,秋风萧瑟,手持团扇,凄凄而怨;“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我仿佛听见谢眺在荼蘼中低吟《同王主薄怨情》;“骊山语罢清霄半,泪雨霖铃终不怨”,我似乎听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在骊山华清宫的温馨对话,又感受到了唐明皇夜于栈雨中闻铃的百感交集;“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我亦仿佛听见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终生约誓:“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是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不必想相处时的不快,只留初见时的美好,忘却也许发生的不快,背叛、无奈,是一种怎样的洒脱?
当我读着纳兰的诗时,总会有不同的感情涌出,与诗共鸣,与诗人风花雪月的故事相逢。让我们与纳兰来一场心灵的交谈!让平凡的我们在平凡的时刻与他及他的诗作永恒交流,如现在,我们与他结缘,听他,懂他……
人生若只如初见满分作文篇6
你好,初次见面,余生请多指教。
天空像是被飓风吹了整整一夜,干净的没有一片云彩。天空,只剩下彻底的纯粹的蓝色,像是不经意间,打翻了蓝色的墨水瓶,张狂的渲染在天空之上。那天遇见你,怀揣着满心欢喜,纯真的你让世人心旌摇曳,满心只想与你成为知己。
相识后,我喜欢每时每刻的与你一起玩耍。就算只是安安静静地坐着,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小美好,都是一种快乐。可能那时喜欢简简单单,单纯的想与你交朋友,你也很乐意拥有我,那也许就是最好的遇见,最好的友情;没有所谓的争吵,没有所谓的名利,只有你我之间美好的瞬间和道不完的话题。
当初的我以为可以长长久久,初心不变。就像电时里的情节,一幕接着一幕,直到完美的结局。可惜故事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美好,一切的难以接受总来的那么措不及防,好像小鹿乱撞般而难以回头。我迷茫的想着:是不是我们之间产生了什么误会?是不是我们我的错了?是不是我们疏远了?也许,是我们之间都选择了沉默,都腻了吧。
时间就好像一只无情的手,把我们从起以前的双行线变成了,两条不同方向的起角线;一条向左,一条向右,成为背对背行走的路人。如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而我单纯的只是你眼里的过客。
很不幸,没有与你成为一辈子的朋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若人生只如初见我们之间是不是就不想这样了?
很可惜,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感谢曾经与你的小美好,那都是我以后值得回忆的美好片段。
时光蜿蜒流淌如满山绽放的紫丁香,花瓣纷纷散落,在我人生的漫漫成路中随风飘扬。你曾给我的感动,纵然不及光芒万丈,也曾温暖我心房。在最美的年纪遇到你,愿快乐如阳光每天环绕与你,永不停歇。
人生若只如初见,谁又能一如既往,不改初见的模样。
人生若只如初见满分作文篇7
邂逅一首好词,如同在春之暮野。——题记
偶尔在书店淘一些书,便淘到了这一部不甘于淹没在浩瀚书海中的作品。细雨绵绵,或是因为书名的唯美,又或是因为封面的淡雅,于是买下了它。
回到家,拆开一层包装纸,将书翻了一翻,一股扑面的油墨香味弥漫开来。细细地看了几页,发现了不少。如果和这位作者认识,想必她定是我的知音。她同我一样,喜欢古典美,喜欢诗词,我们又一样的喜欢纳兰容若。《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安意如都将其透析得淋漓尽致。她似在谈诗词,又似在谈风月。她不拘泥于对古典诗词字面的解释,也非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
只是看了书的自序,便能感受到作者的一种令人难以言表而又异常熟悉的气息。取纳兰容若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的第一句诗为书名,“人生若只如初见”只是听了这句话,便能感受其中的唯美,深得人爱。
又何况安意如这么丰厚的思想,畅逸的文笔,将这部《人生若只如初见》描绘得如此之美,又岂能不倾我心?
邂逅一首好词,如同在春之暮野,那这么说来,她一年四季都处在春天,有好词,有诗意的陪伴,该有多美!
或者,在安意如心境的引领下,我能够变得更加诗意一些,能够真正的走进古典诗词,走进诗人、词人的内心,感受他们的心境,有时的忧伤,有时的放荡,有时的不羁,我坚信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可以让我多一分惬意平静,又或是多一分诗意!
《人生若只如初见》,才子,佳人,似笑非笑的嫣然,执迷不悔的凛然,心照不宣的释然,让我在悲喜交集中恍然……若,人生只如初见,多好!
人生若只如初见满分作文篇8
当记忆中的湿润又一次沾湿了西湖之畔的离歌,当朦胧的月色又一次浮动于频频过客疏离的神色,当纷杂褪去,是否会有人想起那夜那歌,那浅笑,那落寞。
她始终笑着,恬淡而落寞,像开放的百合。他因她目光闪烁他戏改友人的词作,因她流露的芳韵。
这一次邂逅来的眩目,来得措不及防。然而她不曾启唇,不曾停驻。因为她只是西湖之畔的歌者,而他却是名满天下的太守。她不曾挽留,因为不曾相守,因为她的卑微,因为他的身不由己。于是,她只留下一抹轻浅的微笑。
这笑来的简单与绝决,这笑来的甘愿,也许她已满足,爱情本是一个人的感受,付出的本身已是一种收获。她不要重金赠予,她不求相陪长久,只是可惜那初见时彭湃与心的炽烈与飘荡于眉间的温存。
只是他生命中这样的好太多,只是他没有这样的情结。也许他已是太过,惊艳不过一时兴起,赞誉不过是他单调生活的调味剂。他只是她的过客。人生若只如初见。
于是,他那几百年前的诗句化她,用那“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惨淡劝她,于是,她落花,带着浅笑长伴青灯,永陪佛影。一世甘愿。因为她是琴操,因为他是苏轼。只是那浅笑飘荡于西湖之上。朦胧之歌者与行人荡过眼前终不闻不见。她的浅笑不过是喧嚣之中暗藏的一缕宁静,终究换不来只言片语的提及。
时光易逝,西湖之畔到底消失了多少这般绝决的美好,到底封存了多少美丽的初相见,到底埋葬了多少黯淡的寂寞。
当破晓的光晕祛散西湖之畔的水汽,当混沌的尘埃又一次隐没在潮动人流之间,当一切暴露在阳光底下,再没有所谓的歌者与行人,她不再是湖畔的歌女,而是那清冷山寺中的尼姑。她不再拥有傲人的才情,她不再是谁生命中的点缀。
浅笑无痕,只留一抹寂寞。
人生若只如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