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福建高三七市联考作文十篇
大家知道吗?2023福建高三七市联考作文公布,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话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届福建高三七市联考作文十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3届福建高三七市联考作文篇1
骨气,自古熔铸于中国人民的精神中,它代表了一个人的品性,是正还是歪,是直还是斜,是流传千古还是唾骂百年,我想对骨气的诠释是多种多样的。
骨气--屈原之体。“纵身跳入江河中,只留正气满乾坤。”这是对屈原的称赞,他是一位勤于纳谏的大臣,只因为国、为民着想奉出谏言,却未得回音。他气,气为何无人睁眼提案;他愤,愤为何无人真正醒悟。当一切都交织在一起时,他纵身一跃,消失在了茫茫江河之中,留下的只有他那传颂千古的诗篇和刚正不阿的气节。这便是屈原的骨气吧。
骨气--辛弃疾之魂。“了却君王天下事,赢的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是辛弃疾的壮志未酬,他一心想为国付出今生,可却无人赏识。他叹,叹为何自己年事已高;他愁,愁为何自己不能驰骋疆场;他悲,悲为何自己不能观望和平盛世。耳畔夹杂着战火纷飞、妻离子散的悲痛。他不愿看到此情此景,但却无济于事,他把满腔热血报效了祖国,还想再为国效力却已然老去。这是辛弃疾的骨气吧。
骨气--陶渊明之神。“三次出官,三次隐居。”这是对陶渊明的总结吧,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最终辞官离去隐居山林,这世俗的纷扰足以让他烦恼。虽然生活清淡艰苦,却依然乐观积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的惬意生活。这是陶渊明的骨气吧。
骨气便是有骨节,堂堂正正的做人,骨气便是那一代代伟人的化身,骨气,中华人民自古的精神,挺起你的腰板,做一个有骨气的人吧!
2023届福建高三七市联考作文篇2
骨气,是一个人必须拥有的品质。人如果没有了骨气,就像鸟折断了翅膀;船折断了桅杆,无法扬帆远航。拥有骨气,我们才会拥有完整的人格。
有骨气的人才能赢得尊敬。有骨气的人刚强正直,一身正气,气度非凡;而没有骨气的人,说话圆滑,阿谀奉承,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让人看不起。岳飞有骨气,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垂名青史,赢得世人尊敬;秦桧卖国求荣,遗臭万年,至今遭人唾骂。鲁迅有骨气,拿起笔杆子,不畏压迫,毅然出击,为旧社会引来光明;殷汝耕成为大汉奸,祸国殃民,遭受骂名。所以,有骨气的人才能赢的尊敬。
有骨气的人才能取得成功。有骨气,人才能练就坚韧的性格和永不服输的志气。骨气是无形的,但是骨气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同是家徒四壁的人,没有骨气的人跪在地上以乞讨为生,一辈子只能被别人踩在脚下;有骨气的人却能挺直腰板堂堂正正的做人,清贫但不失风骨,做事果断,作风凌厉,最终取得成功。人与人的差距不在贫富贵贱,而在无论身处何境,都要不失骨气,这样才能做人上人。所以有骨气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有骨气的人才能成就大业。有骨气的人无论在哪里,都能够高昂起头做人,不为家境贫寒而放弃,不为官权势利而低头,不为命运多舛而屈服,这样的人才是好样的。陶渊明有骨气,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向权势低下头颅,毅然扔掉乌纱帽,过自己向往的生活;司马迁身遭重刑,仍发愤写《史记》,终于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佳作。他有骨气,不向皇帝屈服,最终成就大业;钱学森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突破重难险阻回到中国,为新中国创建做出努力,因为他有骨气,所以他不向外界屈服,最终成就大业,有了非凡的成就。所以,有骨气的人才能成就大业。
2023届福建高三七市联考作文篇3
人生在世,必须活得有骨气!
骨气是什么?骨气是一种不屈于他人的精神,是一种折不断,压不弯的精神,是一个人人格的体现,有时甚至是一个国家国格的标志。
梅汝璈就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东京审判时,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的梅汝璈面对外国人的刁蛮行为,始终不卑不亢。在审判的座位排序上,他坚持要求按受降书签定的顺序来排位,否则“无颜去见中国人民”。在事关中国的正当权力方面,他没有屈服,始终据理力争,直至赢得尊严。梅汝璈在外国人面前,所表现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骨气,更是一个民族的骨气,他的行为,让当时国际社会对中国刮目相看。
纵观古今,像梅汝璈这种有骨气的人难道还少吗?晏子出使出国,不从“狗洞”(小门)入,义不受辱;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李白不愿“事权贵”,“天子呼来不上船”;曾子墨在美国打拼,面对外国人的刁难,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普通工人孙天帅,不给韩国女老板下跪,高挺胸膛,饭碗被砸,却站得笔直。这些人,不都是有骨气的人吗?因为有骨气,他们不卑不亢;因为有骨气,他们不畏强势;因为有骨气,他们活出尊严,赢得尊重。
“铮铮铁骨”固然值得景仰,先忍而后起,忍辱负重,也是大丈夫,也是有骨气的人。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击败,掳进宫中为仕多年。勾践为夫差尝大便,做马夫,博得夫差信任,得以回归故里。他卧薪尝胆,苦心建国,三千越甲,吞灭强吴,除去心头恶气,成就一代霸业。我们能说勾践是没有骨气的表现吗?不能。骨气,有时候不是挺出来的,是人忍出来的。那份忍辱负重的精神,那份压不平,折不断,吓不倒的精神,同样称之为骨气!
然而,生活中却不乏得了“软骨病”的人。他们整天谈论韩国、日本的某影星,“帅呆了!”、“酷毙了!”挂在嘴边,却不知我国的航天英雄杨利伟从事什么职业;他们迷恋于“万圣节”“愚人节”“圣诞节”,却不知“端午节”“中秋节”是哪一天;他们以穿外国名牌为荣,以吃洋快餐为美,以用日货、美货为傲,“月亮是外国的圆”,却把国货贬得一文不值。更可恨的是,个别人居然把讨好洋鬼子、取悦洋鬼子当作一种荣耀,甘愿低声下气做了一条哈巴狗。这些人是可悲的,因为他们的做法只会引起外国人的反感。试想,一个连自己的国家与民族都不爱的人,一个没有骨气的人,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吗?
铮铮傲骨,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有骨气的中华儿女,曾经为中国的屈辱抗争过,曾经为中华的崛起奋斗过。新一代的青年更应该铭记:人生在世,必须活得有骨气!
2023届福建高三七市联考作文篇4
人无骨不立,民族无气节不存,坚持正义,在富贵面前不会迷乱,在贫贱面前不会动摇,在权威面前不会屈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愿牺牲生命也要维护正义,这就是持节。在我们国家里,多少仁人志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这样高尚的精神颂歌!今天,我们就要向先人学习,砥砺品行,做一个有气节的人。
首先,每个人要有骨气,不管在什么情境中都能谨守道义准则。如果有些人为了一时的私利,抛弃了自己的道德,最终只会损人利己。作为小学六年级的我们,更不应该放弃自己的原则。比如在考试中,自己遇到了难题,你是应该认真思考,还是该偷看别人的试卷,这只在你的一念之间。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成为一个有骨气的少年!
一个人除了要有骨气,还要有正气。所谓正气就是正义,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正义感,凡事注意分清是非,坚决站在正义一边,这样才能在社会和生活中惩恶扬善,树立社会文明。我们有正义的同时,还需要精神的高尚追求。如:热爱祖国、孝敬父母、诚信和积极向上,这些精神原则都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实践和坚守。
而勇气更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勇气并不是逞强耍酷,而是理解正义,不想利益和权势低头。真正的勇气,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不仅仅是面对大的决断需要勇气,勇气也可以是犯了错,能主动承认;勇气是有好东西时,能和别人分享;勇气是看到别人吵架时,能先去劝架……勇气还可以是很多方面。让我们学会用勇气坚持正确的事情,使自己茁壮成长!
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应住在最宽广的住宅——“仁”里,应该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义”。让我们做一个有骨气、正气和勇气的人吧!
2023届福建高三七市联考作文篇5
孟子曾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在中国滚滚的历史长河中,并不乏有骨气的铮铮男儿。他们为骨气流血,甚至牺牲,但也正是骨气铸就了他们在历史上不朽的丰碑。
骨气在中国古代的将士身上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从英勇击败金兵的岳家军,到一心击寇,不为金钱所惑的戚家军,都是有骨气的胜利之师。
留下千古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将文天祥更是满怀一腔骨气和忠诚,以身殉国。面对元军的威逼利诱,他没有动摇,毅然放弃至高无上的荣华富贵,投身抗元救国的浪潮。他用行动诠释了“富贵不能淫”的最高境界,而他身为忠臣的骨气,也铸就了他“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铮铮铁骨。然而,只有男子才能作为骨气的象征吗?不,并不是。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舞台中,不少有血有肉的女性人物也为骨气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李清照虽是一介文弱书生,但在乱世中却仍有一身凌云的骨气。李清照的前半生安逸富足,生活幸福,但甘尽苦来,她的后半生可谓颠沛流离,丈夫早逝,家道中落。她俨然成了乱世中孤独飘零的蓬草,生活贫贱,居无定所。但她心中仍装着报国的鸿鹄之志,她的灵魂深处仍是一个有骨气的铁血女侠。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李清照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也不曾动摇。清贫的生活非但没有击垮她,反而磨炼出了她的骨气。她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迈诗篇,谱写了“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情操。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闻一多先生就是这种不畏牺牲,为骨气而活的人。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闻一多代表千千万中国人站了起来,为好友伸冤,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他是坚定的革命者,更是有铮铮铁骨的中国人。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恐吓和威胁,闻一多也横眉冷对,他“前脚踏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踏回去了”的态度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他以鲜血维护革命,以骨气藐视特务,用自己的生命印证了“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行为。
骨气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丰碑。若人人都能坚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准则,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就能凝聚成一个强大的民族,不断前行!
2023届福建高三七市联考作文篇6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2023届福建高三七市联考作文篇7
说起骨气,也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宁肯死于义,也不屈于困厄的自洁精神。
在古时,齐国闹大饥荒,一个饥民来到了黔敖的地盘,黔敖让他吃自己施舍的东西,而这个饥民因自己的秉性与骨气,最终无声无息的饿死了。
他的所为令人佩服,他还是有骨气的人,它死也不吃施舍的食物。此外,他还是一个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不靠天,不靠地,不靠祖宗的好汉。
说到骨气,它是做人的准则,有骨气的人,他们充满了正义,他们的行为令人佩服。
历史上,有骨气的人数不胜数。如:汉朝使节苏武为了国家的利益,宁死也不投降于单于;宋朝跳海也不屈服与敌人的文天祥和用笔杆子唤醒人们振作的鲁迅先生……这些人都是有骨气精神的人。
我们都应该做一个有骨气的人,做一个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不靠天,不靠地,不靠祖宗的好汉。
2023届福建高三七市联考作文篇8
人不可无骨气!骨气它作为一种伟大的人格力量和出于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与坚定信念,它永远可以让我们每个人自立、自主、自强,在任何一种情况都保持一种高尚的情操。
骨气是一个人的“脊梁”。我们越是面对沉重的困难,更是要挺起我们的脊梁骨。我们会去崇拜那些流芳百世的伟人们,是因为他们都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不会为了微不足道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始终站稳自己的立场;他们不会为了功成名利而牺牲自己的尊严,他们不会为了名垂青史而破坏他人的幸福。他们是有骨气的人,他们值得后人去赞扬他们,敬重他们。
但这个世上,总有另外一些人他们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始嘲弄和厌恶这种精神。他们认为骨气是不能当饭吃的,要骨气又有何用。他们为了博取他人的同情心,装成自己贫困潦倒,骗取他人钱财,心安理得的过不劳而获的生活。他们无疑是没有骨气的,他们只能让人瞧不起。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难道不是一种骨气?“不为五斗米折腰”这难道不是一种骨气?“士可杀,不可辱”这难道不是一种骨气?“男儿膝下有黄金,跪舔跪地跪父母亲”这难道不是一种骨气?“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难道不是一种骨气?
骨气是一种性格,一种志气,一种主见,一种内涵一种风度。
吴晗老前辈在他的文章《谈骨气》中就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是的,我们中国人确实是有骨气的。苏武,在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庄子宁愿逍遥物外,也不愿到楚王膝前为相;屈原不忍亡国之痛,。毅然投入江中,以身殉国;岳飞宁可为国为民奋战杀敌,也绝不向大辽投降;刘胡兰即使被敌人威逼利诱,也没有做出出卖国家,出卖民族,二十抱着必死的决心走向断头台。无论是苏武、庄子、屈原,还是岳飞、刘胡兰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只有具备这种精神和气质,才能具备了立身处世的品格,才能成为真正的仁人志士。这样的人才能迎战困难,接受挑战,才能拥有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
尊严非席,不可卷起。问世间何物可贵?是生命。生命是可贵的,好生怕死是人之本性。古人云:“自古艰难唯一死”。然而,这世界上有的东西比生命更重要,人们宁愿失去生命也不愿失去它。它是什么?它是尊严,它是骨气。
虽生命易朽,但精神可如皓月般长存!“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一个人没有骨气就没有尊严。骨气与尊严是分不开的,捍卫尊严,为尊严而战,这就是人类舍生忘死的理由。
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骨气?宁可站着死,也不跪求生,这便是骨气。
2023届福建高三七市联考作文篇9
闻名于世界的美术大师徐悲鸿曾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一个有着铮铮傲骨的人,才会勇敢、自信地在人潮中闯出自己的天下,迈向成功者的宝座。
傲骨是一种自信,是一股助你成就事业的力量。作为一个“三国迷”,曹操这个被后人褒贬不一的人物也被我不断地捉摸着。虽说他做了一些“不太光彩”的事,但值得我们肯定的是,他的身上有着常人所不具备的傲骨,一种笑傲群雄、吞吐天下的信心。他看到十八路诸侯的勾心斗角,毅然远离他们,愤怒、近似狂妄地喊道:“竖子不足与谋!”于是他凭着自己这种必胜的决心,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敌人。尽管赤壁大败,他也仍在败军之中大笑周瑜等人的愚蠢,立刻振作起来,东山再起,奠定了曹魏的江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等自信奋发的精神,与他身上的傲骨是密切相关的。
反观同时期的蜀汉参军马谡,在他的身上,我所看到的不是傲骨,而是一种虚妄的傲气。他自以为自己熟读兵书,魏军想从他手上夺去街亭有如蚍蜉撼树。面对王平的进谏,他轻蔑地一口否决,可笑地硬搬古人的战略。骄兵必败,古之常情。他终于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上演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一悲剧。所以说,傲骨决不能等同于盲目自大、自以为是。
在我们的学习中,也同样如此。既不能过于自负,也不能妄自菲薄;要有的是那必胜的信念,同时不能丢掉“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警惕。这,才是傲骨的真谛。也只有领悟到傲骨的真谛,才能有挑战困难与挫折的胆识,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抬起头,挺起胸,向胜利的前方飞奔。
留一点傲骨给自己,在风雨中拥抱成功。
2023届福建高三七市联考作文篇10
我常常趴在桌子上想:“骨气这东西到底是什么”?终于有一天,我知道了: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湮,威武不能屈”的忠贞不渝;骨气就是李白“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刚正不阿;骨气就是陈然“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的凛然不屈。?没错,人就是要有骨气,尤其是当一个中国人。?我曾看过一个只有两分钟的视频,讲的是一位天生就没有双手,而且又因车祸失去一条腿的中国男人。他在短片中说:“对,没错。我只有剩下一只腿上的四根脚趾头能帮我做事情,但我不因此沮丧,我还得感谢这四根脚趾头,因为它让我过上了跟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在短片中的这个中国男人,他凭着自己的四根脚趾头克服了生活中的各种艰难,他从不向困难低头,总是笑着迎接各种难题,直至把问题解决,而就是这种骨气打动了我,激励着我。于是,在春花秋月的轮回中让我彻底地读懂李生活绝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生命存在。
中国人,一个不平凡的字眼。过去,我们受尽了百般屈辱;今天我们翻了身,取得了胜利;终于,看到了明天的希望。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挫折就是一块试金石。面对挫折,要咬紧牙关,在失意中振作,在彷徨中奋起,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自信地点燃希望之火。
人生的旅途中,有挫折,多坎坷,失败和跌倒在所难免,如果我们随地放弃,那是对生命不负责任的表现。
在生命的每一个低潮,在前进路上的每一处险滩,永远不要心灰意冷,永远不能失望悲观。不信请你仔细悌听,冥冥中一直有一个声音:记住,你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