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中华文化自信之灯话题作文7篇
点亮中华文化自信之灯话题作文篇1
文化曾经的缺失是中国难以治愈的疤,在那个闭关锁国的年代,中国这头曾经吼一吼都会令世界为之胆寒的雄狮,却一度沉睡不醒。自大的君主,愚昧的国人,与世界先进文化的脱离导致我们几个世纪的落后,那些曾经的耻辱给中国文化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几个世纪后的今天,在所有人都认为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苏醒了时,我们是否应该让中国文化也再次站在巅峰,引领世界。
历史的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千年时光弹指一挥间悄然滑过,回想几千年前屹立于世界之巅的中国文明——那令人惊叹的四大发明,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以及一系列的科学成就,这些无一不昭示着中国文化曾经的繁荣与昌盛。而如今,经历过近代那场持续一百多年的耻辱的我们,却不再相信祖先代代传承至今的古老文化,转而把西方文化奉为经典,一味的批判中华文化的腐朽与落后。可是,请试想,假如中华文明真的没有与时俱进,那么为什么世界四大古文明如今只剩我们这一支还依然在迸发活力,为什么经历了如此多的坎坷,它依旧屹立于世界东方,岿然不倒。我们的文化一直都在创新啊,只是有些人不曾发觉罢了。就拿汉字来说,经历了小篆、隶书、楷书再到行书,到如今,简体汉字已被我们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设想一下,假如我们还要写那些壁画繁琐的字体来表达自己,那么生活中会平添多少不便!
其实我们应该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信,因为它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因为它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所做的巨大贡献,也因为它曾带领中国冲向世界的巅峰!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哪一项不是改变世界前进步伐的发明啊。而且中国的茶道、功夫、儒学思想更是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马可波罗曾在他的游记中赞美中国是"物产丰富的天朝大国",让无数的西方人神往。拥有着这样优秀过去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不必依仗于外国人的肯定,我们的文化底蕴本就比他们深,为什么还要他们来肯定。中国人少的只是那一份对于自己文化的信仰与自豪,只要再多一份自信和从容,我们一定可以让华夏文明在二十一世纪焕发出无与伦比的活力,让世界看到中国这头沉睡的巨石在苏醒后究竟可以爆发出多么大的威力。
孔子学院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开办,无数的外国人慕名进入;"中国年"在俄罗斯成功举办,吸引了大批外国游客前往游览;中国的功夫之乡每年也都吸引大批外国人前来拜师学艺。这一切都证明了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吸引力。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文化强大了,这个国家才会真的强大。试问,一个只有GDP支撑的国家,又能在复兴之路上走多远!
我们要不断发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文化成为祖国崛起的坚强后盾。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自信。我相信,终有一天中国会令世界刮目相看,中国文化会再次引领世界!
点亮中华文化自信之灯话题作文篇2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国;中国,是一个有着璀璨文化的强国;中国,更是养育了13亿有着热血和激情的中华儿女;中国,就是我的祖国!
回首时间的长河,秦始皇统一六国,建造了享誉世界的长城和兵马俑;项羽刘邦,都是一代枭雄,他们的铮铮铁骨让人敬佩不已;孔子孟子,他们的智慧传颂至今;李白杜甫,他们的诗篇脍炙人口,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古人遗留的文化固然至关重要,但现代人民的斗争更是逼退了不少虎视眈眈的大国。鲁迅弃医从文,将多少迷茫人们的心灵唤醒;毛泽东带领我们奋勇前进,开拓了属于我们的一片天;周总理日理万机,一心为了人民,在国际上为我们中国树立形象……还有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哪些用自身鲜血铺出新中国前途的战士们,不也一样伟大吗?我虽未曾亲眼看见这用生命和文化铸成的辉煌,但我能从书中看到金戈铁马、大炮坦克,看到万民朝拜声和人民解放时那由衷的喜悦声,在这些历史文化当中,我仿佛身临其境,随着书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欢呼、一起悲伤,畅游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之中。现在,有一些重要的文献资料已然化为灰烬,但中华民族那源远流长的荣耀和辉煌是不会消失的,他们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而更加绚烂,更加的动人心魄。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要尽自己的力量,积极的去弘扬中国文化,让更多人喜爱上中国的文化!
点亮中华文化自信之灯话题作文篇3
足踏黄河的大浪,手托擎天的昆仑,背负着三山五岳的气势。中华文化,我为你自豪!
永放光芒的明珠——汉语
就是这种语言,一晃千年仍不改本色。
与它同一时代的语言大多都已风化干瘪,但这种语言却一贯千年,从仓颉的沙地间流出,从李白、杜甫们的口中吟出,从王羲之的《兰亭序》中挥出。这种语言,伴随着地球上最为拥挤的人种,从过去走向现在,从现在走向未来。几千年的改朝换代未改掉它的本色。依然如此飞扬,依然如此厚重。
千年的文化积淀将汉语压的无比坚韧,于是这个民族就拥有了忍辱负重的颜色,但这并不等于忍气吞声,是绵里藏针。中国人与汉字给了世界一个深远的回声!
中华文化,我为你自豪!
永不凋谢的奇葩——诗词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汉语,有汉语的地方,就有诗词。
从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到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到辛弃疾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到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僬悴”。大江南北,关里关外,千万人心中,诗词永远是它们最美的记忆。
世界的百花园里,有一朵花永不凋谢,有一棵树永不枯萎,这便是中华诗词。
中华文化,我为你自豪!
永不泯灭的精神——中华魂
中华魂,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五千年的风雨未能削蚀她的肉体,却在历史的磨砺中愈来愈坚强。如那黄土般厚重坚实,如那五岳般顶天立地,如那北海般波澜壮阔。
是谁铸就了中华魂?是屈原的忠心爱国,是岳飞的精忠报国,是史可法、陆游、辛弃疾……是无数个闪光的、大写的人!
中华文化,我为你自豪!
点亮中华文化自信之灯话题作文篇4
纵观历史,文化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如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罗马文明…但这些古文明经过岁月的流逝,时间的沉淀,全都隐匿了起来,即便有些保存了下来,也是残缺不齐的,这些文化在岁月的长河留下了一笔轻微的色彩。唯有我中国,上下何止几千年历史,放眼望去,中国文化是一条闪亮的金龙,腾舞着,又如一条长河,浩瀚奔腾,颇有一番“长河一去不复返”的雄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饱受了外来势力的侵蚀,却也留下了精髓,竟别有一番滋味,细细想来,不禁自我骄傲,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似乎望向了那世界的长河,望到了那色彩斑斓的中华文化。
古有黄帝战蚩尤,开创了我国文化的先河;古有仓颉造汉字,记载了我国文化的历史;古有郑和下西洋,传播了我国文化的精髓…
中华文化经久不衰的原因有很多,我想,最主要的是它的包容性。世间万物,有容乃大,唯有包容,才能弥久长流。其次,是整个中华民族骨子里自带的一种和平的精神吧。再其次,是借鉴。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制度,虽说最后的结果是失败了,但也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也加快了我国近代化历程。而对于其他国家优秀文化来讲,我们应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唯有这样,中华文化就更能进一步发展,独占世界鳌头。
作为中学生,我们要传承我国优秀文化,至于那些腐朽的、落后的,我们应自觉抵制,甚至剔除,但归根结底,总归是历史的产物,即便是落后腐朽的,也有它一定的特色吧。总之,作为一个拥有如此久远文化国家的子民,我为我所属国家的文化感到骄傲!
点亮中华文化自信之灯话题作文篇5
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他的源头可以一直追溯至鸿蒙未开,天地未分之时,就是在这片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足以令世界惊叹的文明。孤城绝塞,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声势浩大,威严耸立兵马俑;有形象生动的甲骨文,有龙飞凤舞的狂草;有笔直端庄的正楷,有流畅连绵的行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中国还有着一套庞大的礼仪,科举,官员制度,这种种的一切,让我们享有着数千年的辉煌历史。我们也因此逐渐产生了自负干。
然而,所有的骄傲,所有的自负,都伴随着炮火声被击碎,被摔破,那些所谓的五千年文明,在面对敌人的刀锋时,竟是如此不堪一击,那一件件精美的瓷器,一幅幅珍美的画卷,被肆意扔掷于地上,踩在脚底,好像我们的文明也被踩在了脚底,陷入沉睡。
我们不禁回想:“我们,做错了吗?”
于是开始广开言路,大招大揽,不断学习和借鉴外国文化,但是我们又回首发现,自己究竟成了什么样子?这边一块,那边一点,中国人的意志也逐渐开始模糊,文化的辉煌好像离我们又远了一点。那种屹立于世界之巅峰的自信,不见了。
丢失了。
我们曾想丢弃耻辱前行,却不知道耻辱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如今的中国,各种文化互相交织,却是一派乱像,各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互相冲击,文化的多样性都有了,但是等这么多文化最终融合以后,所产生的那个东西,还是“中国”么?如今越来越多父母,自己的孩子还没理解几首古诗,就拉着他去学习英语,美名其曰:“英语是世界性的语言”殊不知,5000年前,又是哪里为世界之中心?就算如今偏移了位格,为什么不想着重回世界巅峰?而去选择别国的文化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最令人费解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这样,盲目追求外国产品,认为:“外国的就是最好的”,过外国节日,原本的文化被他们抛弃,原本中秋的明月,重阳的茱萸,变为了圣诞树,南瓜灯。就像外国人一样。或许文明没有地域性,但是文化一定有,不然为什么只有这片土地诞生了我们的文明?
他们为了追求而追求,身上那种身为礼仪之邦,天朝上国的自信,那种自付不会输给任何人的自信,好似被我们遗弃了。
如今的中国,文化乱象,急需寻找一支主心骨,作为文化融合的主体,这时候,我们理应高昂着头颅,露出不言而喻的微笑,然后洪亮的说道:“选中国文化!”
理应如此。
一个文明,一种文化若想要立足于世界之林,则必须要增强文化自信。当我们好不容易摆脱了,战胜了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为什么又不愿去拾起那本属于自己的东西?莫非我们摆脱了肉体的奴役,又要重新回到精神的控制上去么?
只有当我们内心重新拥有那种以一持万的自信之时,中华民族,华夏文明才有可能回到五千年前那,原本属于我们的宝座上!
点亮中华文化自信之灯话题作文篇6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傲然挺立与飞沙走石之中千年不倒;中华古人博学多识,成就了我华夏五千年的璀璨文化。
纵观五千年华夏岁月,英雄人物比比皆是,灿若星河。他们博学,他们大气,他们不羁,他们豪放。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中华大地创造了五千年不衰的奇迹;正因有了他们,我华夏民族凝成了独一无二的耀眼明珠;正因有了他们,我中华民族养育了更多的英雄儿女。孔子就是历史长河之中一颗夺目的明星,他他作为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的古代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给我们留下那么多的文化遗产供我们后人学习借鉴。还有李太白,他因为生活于恢弘浪漫的盛唐,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绝篇。
这些挺立于中华大地的文人骚客,给我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并且历史上的英雄们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鼓舞了我中华民族无数的后人: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们为我们民族的改变经历自身最大的努力,为了我国,为我们人民,他们毫无畏惧,才创造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而我们,明明在我们身边有芳香四溢的花朵,却偏要伸手去采悬崖边上的孤芳。
我们现在的中国人,不但是我国璀璨的文化结晶如无物,反而崇洋媚外,处处效仿外国,不仅丧失了我国特有的文化底蕴,就连几千年文化艺术的积淀也在消失殆尽。
现在的中国人都以外国的文化艺术马首前瞻,总是认为外国得一切都好,就连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节日也遗失了。
我国历史上的那么多文人墨客,政治学家,军事学家为我们留下那么多珍贵的历史文学供我们借鉴学习,而我们从来没有仔细研读我国的文化艺术,只知一味的学习外国。长此以往,国之将亡。
让我们携手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光耀“我家”——中国的门楣!
点亮中华文化自信之灯话题作文篇7
中国,一个以五千年文明为积淀,以百余年磨难为基点,以五十余年发展为基石,多少荣辱悲欢,多少兴衰成败,成就了中国这只浴火重生的凤凰!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坟里扫扫墓,仅此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慢慢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现在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保卫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你还等什么?快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