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作者简介

| 泽慧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是一位美国记者。其代表作《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于1937年10月在伦敦首次出版,于1938年2月首次出版中文版。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美国著名记者。代表作《红星照耀中国》。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三次来华访问。1972年2月15日,斯诺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后人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年7月19日—1972年2月15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美国著名记者1。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是一位美国记者。

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三次来华访问,1972年2月15日,斯诺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

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背景

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背景是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迫害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

1936年,人们对中国红军、苏维埃等等提出过许多问题,由于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红军有关的消息进行严密封锁,回答问题的人都没有亲身到苏维埃统治的区域去过,所以没有人能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正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形容的那样,"红军在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的腹地进行着战斗,九年以来一直遭到铜墙铁壁一样严密的新闻封锁而与世隔绝",苏区和红军的存在成了一个难解的谜。

1936年6月,斯诺的一位中国好友带给他一个消息:东北军的首领张学良对红军实际上已停止作战,并邀请周恩来在西安举行了会谈。那里的形势有了转机,这就使斯诺有可能进入红区。于是斯诺决定抓住机会,设法打破这一已经持续9年的新闻封锁。

红星照耀中国内容概括

《红星照耀中国》记述了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即后来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

“红星”畅销世界的历史,还告诉我们,诺尔曼·白求恩和柯棣华都曾阅读这本书,它成为促使他们下决心来华工作的主要动因之一;从二战时期,到上世纪末,美国多任总统承认曾阅读“红星”,这本书也成为他们决策对华战略的一个重要参考;在日本、韩国,学者也把阅读“红星”作为了解20世纪中国的“一把钥匙”。

作为“红星”的主要翻译者之一,胡愈之在1978年的中译本序言中写道,斯诺是“第一个报春的燕子”。这个年轻时曾经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印刷学徒、海员的新闻记者,拥有惊人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分析能力,才使他认识了问题的本质,这是西方的一些所谓“中国通”所不能办到的。

“斯诺对中国的深刻认识源于他对事件本身深度、全方位的参与。他不仅仅准确记录了历史,还准确预测了未来的趋势。”孙华认为。

现在,斯诺的部分骨灰就安葬于当年他奋笔疾书“红星”的北京大学未名湖畔。斯诺墓前仍会定期有人祭扫,但显然不是每个路人都了解这位传奇人物的各种往事。

译者们认为,该作品传播70多年之后,重读《红星照耀中国》依然不会过时。事实上,在每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期,“红星”仍在照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257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