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作文650字优秀范文
一走入四川的小吃街,便能闻到浓浓的辣椒味,街头巷尾的小吃个个都是火红的,麻辣的,代表着四川独有的味道!巷尾老爷爷家的麻辣兔头可是当地非常有名的小吃,听妈妈说那可是火了整整20年的美食,老爷爷的叫卖声吸引了许多外地的游客来到这里,吃完还不忘打包带走,回去带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四川的火锅是风靡世界的美食,同时也馋住了某些人的嘴巴,无论是寒冬或是盛夏,勤劳热情的四川人民都喜欢围坐在火锅旁,哪怕汗流浃背也定要美美的吃上一顿,一阵阵笑声若隐若现。锅中沸腾的花椒辣椒和牛肉丸子不停地翻滚,如同跳舞一般,让人垂涎欲滴,可每次都能从我的筷子上正大光明的溜走……。路边,张大爷悠闲地吹着口哨,空气中弥漫着火锅的香气,小狗在四周徘徊,巷子口卖的粘牙糖那可是我的最爱,令我印象深刻,每次回到老家都要买上几个!那些有名的店铺门口总是悬挂着红红的大灯笼,再配着一串串火红的辣椒,还有的门上贴着财神爷和山水画,那些倒贴着大大地“福”字,处处都体现着“年”的味道。
家乡的春节就是这样,每次回到老房子就能联想起家乡的无比美好,虽然时代变化很快,可是家乡的热闹和思念却永存下来,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它的年味总能令我念念不忘!
家乡的风俗作文650字优秀范文篇2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国土地辽阔、民族众多,但是每逢春节,人们都要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太和县,我们当地春节的饺子别具特色。
先从饺子皮开始说起吧。饺子皮有白色的、绿色的,寓意新春来临,生机盎然;还有用胡萝卜汁和面擀出来的饺子皮是红色的,象征着明年的日子会红红火火。
饺子馅的调制就更是别具匠心了,各家有各家的拿手绝活。有猪肉大葱馅的,有羊肉白菜馅的,有山药虾仁馅的,有韭菜鸡蛋馅的……真是丰富多彩、应有尽有!
饺子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在饺子边上捏出一个个褶皱,就好像给饺子镶嵌上了美丽的花边;有的在饺子边上捏一个小小的口,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笑口常开”;还有的把饺子包成个元宝样,以此祝福来年财源滚滚、富贵常在。我们当地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习俗是每家每户年三十包饺子的时候,都要包一个“幸运饺子”。就是把一枚干净的硬币悄悄地放到饺子馅中,然后包起来,这个饺子要和别的饺子一模一样,谁吃到这个饺子,他就是来年最幸运的人。
大年三十这天,一家人围在一起,我调馅,你擀皮,他包饺子,在和谐的氛围中不一会就把饺子包好了。等到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时,迫不及待的人们一口咬下去,满嘴留香,别提多美味了。一家人团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饺子,说说今年的收获,谈谈对来年的期许,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饺子是家乡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家乡的人们每年都在期盼着它,因为它是春节的味道、是团圆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
家乡的风俗作文650字优秀范文篇3
我们金华人有一种很特别的习俗,那就是金华斗牛。
金华斗牛,曾与金华火腿齐名,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清末民初尤其盛行。金华斗牛是牛与牛斗,不同于西班牙的人与牛斗,被誉为“东方文明斗牛”。斗牛当日,参斗之牛装以勇士之饰,由其主人护送进入斗牛场,此时鞭炮齐鸣,观者欢呼雀跃。
我就看过几场:牛主把牛牵到赛场上。此时,两牛怒目而视,各自刨腿,四肢并力,奋力斗争,观众则呐喊助威,呼声响彻云霄。败者血肉模糊、仓皇而逃;胜者则奋蹄而追,紧随其后,斗牛即将结束。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在这里有相当大的体现。败退之牛将被主人贬成耕牛甚至宰杀;而胜者则身价加倍,威风一时。
金华斗牛不仅仅是现代的玩法,古代也有。我查阅了资料:相传在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与鲁肃微服出巡东阳郡(今金华市)。孙权为培养当地百姓的勇武精神,便在东阳郡大兴斗牛之风。自此,婺城区雅畈镇铜山白鹤庙开创斗牛节,铜山也成了金华斗牛的创始地。可是现在并没有了以前的威风:金华斗牛濒临绝迹。新中国成立后,金华斗牛习俗一直被废止。1992年,金华开始重建斗牛场,恢复斗牛节,欲使这一古老民间娱乐活动重振声威。可好景不长,金华斗牛刚刚重新有了起色,斗牛户却因为斗牛经验少、饲养费用不能次次提供而纷纷宰牛卖牛。
我们要好好珍惜文化遗产,不让他们受破坏。让金华斗牛重新站在现实的舞台上,不再被人们遗弃。
家乡的风俗作文650字优秀范文篇4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虽普天同庆,可各地的风俗不同。我是泰州人,咱们的春节可有趣了!
春节前最重要的是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家里的三大姑、八大姨,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会聚在一起。除非有重要的事,即使身在异乡,也会赶回来,好聚一场。酒桌上大家互相祝福,人人脸上绽开了打心眼里的笑容。
泰州人的新年离不开鞭炮,在天刚朦朦胧胧透出一点光亮时,鞭炮声就已经响彻天空。它成了人们大年初一起床的闹钟。看向窗外,家家户户的灯都陆陆续续亮起来,穿新衣,戴新帽,双手拱起敬菩萨。之后便是全家总动员,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白花花的糯米粉,绿油油的馅料,包在一起,下锅。当听到“咕噜咕噜”的声音时,早晨的第一道美味—汤圆就出锅了。愿新的一年里阖家团圆,幸福美满。
太阳升起,第一缕阳光洒落在大地时,人们更加忙碌起来。人们在家里纷纷热情迎接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小孩子们总是不约而同地排成一个小队,挨个儿去拜年,回来时总是收获满满,衣兜里被揣满了各种各样的甜美的糖果。有些好友相隔虽远,可情谊深如桃花潭水一般,纵使开几十分钟的车,也要去会友拜年。到了下午,电影院便成了人流众多之处,春节档的电影,往往会给人带来欢乐。夜幕降临之时,更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候,个个拿出最大最好的烟花,一时间,烟花胜过了月光,在那一刻为漆黑的天空布上一朵又一朵绚丽的繁花。
春节就这样短暂而快乐地度过,成为了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
家乡的风俗作文650字优秀范文篇5
过年了,大家忙得不可开交。我家“大厨
”———爸爸正在炒菜呢。只听见“哗啦,丝”的声音,芹菜被倒入了锅中。翻炒,加料酒,加盐……再翻炒。一团团白烟往上飘,往上飘,直到被油烟机吸走。只闻见了一股浓浓的香味。
小朋友则在家门口玩烟花,一串串烟花在他们手中挥舞,摆动,有趣诱人。夜深啦,一家人围在大圆桌上,有说有笑,其实大家问的话说的都是在关心对方,表哥突然发问:“大,你期末数学考了几分啊?”又问了姐姐高考成绩怎么样?大家其乐融融相互敬酒,互相传递着自己浓浓的爱。
晚饭过后,人们在门口燃放的鞭炮“噼里啪啦”的响。空中那一朵朵五彩缤纷的烟花陆续绽放,开出了一朵朵绚丽的大花。胆小的小朋友捂着耳朵躲在了角落,胆大的则看着烟花一蹦一跳,兴奋得不得了。
“哎,你们快点来啊,春晚快开始了,快来看哎”“来喽”大家都聚在了一块看春晚。一看到有趣搞笑的地方,大家就“哈哈”大笑个不停,你指我说说,我指你聊聊。那!场面多么幸福,多么美好,多么难忘。
已经零晨1:00多了,没错,过年这天呢,晚上都是要通宵熬夜的,都是折一些小玩意儿,看电视,看春晚。做着,看着,玩着,不知不觉地就睡了着了。
天刚一亮,人们就换上了自己的新衣新鞋,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开启了自家的拜年之旅。
“叔叔,阿姨新年好!”只瞧见叔叔阿姨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大红包递给我们,我们假装客气不要,但手还是捏着红包不肯放。
我们去给已故的爷爷扫墓,烧纸钱,焚香,放烟花,为家人祈福……
在我们这,过年是忙碌的,充实中其乐融融。
家乡的风俗作文650字优秀范文篇6
在不同的地区都有各自具有特色的风俗文化,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是安徽芜湖,那儿虽然不是什么名胜景地,没有像大都市那样的繁华,但是那里却是我最喜爱的故乡。
自我打小有记忆起,每到临近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时,在北京就常听到父母经常说起赛龙舟的日子就快要到了。因为只有过年才回到安徽,所以我从未亲眼见过赛龙舟。自此我对端午节赛龙舟这一风俗,感到十分好奇。在一次偶然机会下,临近端午节时我回到了安徽,也终于可以亲眼见见我期盼已久的赛龙舟了。
也是因为到了端午节,每家每户都飘着粽子的香气,为了这即将开始的赛龙舟又增添了几分不同的气息。“啪”一声枪响,四周变得安静起来,只听隐隐约约的敲鼓声从远处袭来,紧跟着龙舟出现了。微波荡漾的湖面也因着他们的到来开始翻腾起来,一个个的龙舟如同出海蛟龙,长长的龙体涂满了鳞甲形的花纹,那昂起笼统也威武无比。每条龙舟上都整齐地坐着两排划桨手,船头和船尾各站一个人。船头的人负责打鼓为划桨手们鼓劲儿,船尾的人负责掌控方向。“咚,咚,咚咚咚”打鼓的人这样有节奏地敲着,划桨的人们整齐,急促的一起一落,激起一团团白色的浪花。龙舟也就在这样的浪花中有节奏的起伏着。活脱脱像是龙腾大海,壮观极了。
再一声枪响,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条条龙舟竞相越过终点,伯仲难分。分出名次后,顿时礼花绽放,人们也在欢呼雀跃中结束了这酣畅淋漓的比赛。但如今,那振奋人心的鼓声依旧在我的耳边回荡,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再亲眼观看赛龙舟。
家乡的风俗作文650字优秀范文篇7
这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按照溧阳的老规矩,家家户户在腊月二十左右,都要“做羮饭”。这“做羮饭”也被称为“过小年”或“请祖宗”,而这一习俗却没有来历,一是为了不忘祖,二是为了求保佑。
在腊月二十这一天,奶奶大清早去买来菜,有鸡,鲢鱼,刀头(猪肉),豆腐,还有些蔬菜。奶奶、妈妈在厨房忙忙碌碌,进进出出,一会儿工夫,外面餐桌上摆上了煮好的整鸡,刀头(猪肉),煎好的鲢鱼,奶奶对爸爸说:”要先请六神。”然后就去把门开了。叽里咕噜说了一些什么。只见爸爸把三个酒盅和三双筷子摆里面这一面,面向外。再摆上香炉,点上蜡烛,插上香点上。最好奇的是桌上还放了一把菜刀,我疑惑地问奶奶:“为什么,还要放把刀?”奶奶一本正经地说:让祖宗们自己切啊!”原来请六神是这样的啊!我看爸爸倒上酒,过了一会儿,就在磕头了,边磕头边嘴里在念叨叨,然后叫上我和弟弟磕头,嘴里还要说让祖宗们保佑我们身体健康,学业有成。然后爸爸开始撤桌上的酒盅,筷子,碗。奶奶去门口烧纸。
第二轮请祖宗开始了,这一次我看除了刚才的菜外,又添了好几个菜,有扎肝,肉圆,团子,豆腐,芹菜,萝卜丝等。这一次爸爸把桌上摆了六个酒盅,六双筷子,都倒上酒。又等老祖宗“吃”了一会儿,我们便又开始磕头,我和弟弟相视一笑,嘴里嘟嚷着:“老祖宗保佑,保佑我们全家平平安安,保佑我和弟弟学业进步!”虽然嘴里在念叨,可直想发笑:真有这么灵验吗?奶奶还在边上说:“你们看这香烧的多好!老祖宗保佑我们肯定很兴旺。”接下来,又反复了几次,我和弟弟两人磕得腰酸背痛,但愿老祖宗真能保佑我们哦!
虽然,这只是一个习俗,看上去也有点迷信,但却是我们对亡灵的一种最好的怀念和思想的寄托。我觉得也是比较有意义的。
家乡的风俗作文650字优秀范文篇8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这天人们总坐在月亮下,赏月光,吃月饼。这不,我们一家也不例外。
妈妈告诉我:“每年农历8月15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此中秋也称仲秋。因为秋季天高气爽,八月十五的月亮看起来总是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被叫做‘月夕’。”
中秋节的晚上,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相传,那天晚上如果你仔细看月亮,就会发现圆月上有黑色影子,那就是广寒宫里的嫦娥,吴刚,玉兔和桂花树,在忙着飘散花香,分发月饼,和人间一起过节呢。
虽然说“月到中秋分外美”。可今天的月亮似乎周身绕着一抹叫”思念”的愁云。这令我想起了远在他乡的爷爷奶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阳圆缺,此事古难全。”大概就是我此时的心情吧,不知他们现在是否也望着月亮,思念着远方的我们呢?
月亮似乎读懂我了的心思,那抹愁云渐渐飘散,这一刻的月亮显得特别亮,就像一只雪球高悬天空。皎洁的月光像水似的泻向大地,几朵灰白色、轻纱的云在她身旁不远处飘动,宛若仙女舞动纱巾翩翩起舞。我的周围被月光照得雪亮,月光透过斑驳的树梢丝丝缕缕地挂了下来,在地面上涂上了一层碎银。月光照着树木下斑驳的黑影,婀娜多姿柳树的倩影,别提有多美。
月光洒满了我的衣服,温暖着我的心。我总觉得太阳的温暖过于热烈奔放;星光又孤独了些;只有这温柔恬静的月光,才能这般恰到好处。
我凝望着月儿,嘴里嚼着月饼,听着妈妈讲着月亮的传说,我又想起了在他乡的爷爷奶奶,直到很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