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描写感动作文
有一种感动,让我们心潮澎湃;有一种感动,让我们为之鼓掌喝彩。这一种感动叫做——人间真情。读了《感动中国》,再度重逢了这种感动,了解了那些平凡中又透着不平凡的人物,他们,正如春天那和煦的阳光,折射出靓丽的七彩光芒,璀璨的`让所有人肃然起敬。他们,激发人们向上的精神,暖人心脾。没错,他们暖到我心里,暖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谁也不会料到,年轻的军官孟祥斌一家在给女儿买红皮鞋的路上,不幸降临了。幸福的团聚瞬间变成了残酷的永别。走在婺江边上,孟祥斌因下水救一位轻生女子而献出了年仅28岁的生命。谁都知道,生命只有一次,谁都知道,生命是无比珍贵的。而孟祥斌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军人,他也知道生命的重要性,为什么他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建华说:“孟祥斌是一个道德的楷模,他的壮举,潜移默化地深深感染着我们,影响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是的,道德是一种财富,是一种资源,它推动着社会更好,更健康,更良性地发展,孟祥斌的壮举应该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常常无时无刻地追问自己人生的意义,也许意义不在于追问,而在于行动。孟祥斌用纵身一跃放大了自己生命的价值。孟祥斌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一个生命。这,难道你的内心不掀起波澜?原来,社会上还是有值得人敬佩的事情。
还有一些获奖人物,和他们引人深思的事迹。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带来的事迹也许也称不上伟大,但他们的执着与坚持把我彻底折服,在他们身上,能看见小草般坚韧不拔的品格。
让我们牢记这些精神,牢记这些事迹,牢记这些感动吧!让我们在被感动的同时,也去感动别人,让中国充满感动!让我们以那些人物为榜样,学会感动,付出行动,让我们的祖国更强,更大,更繁荣!
如何描写感动作文篇2
感动,它像一把火,给我们送来了温暖;感动,它像一根蜡烛,给我们带来光明;感动,它像一把伞,为我们遮风挡雨;感动,它像……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让我们感动。那些感动“惊天地泣鬼神”让我们为之震撼。
今天,我们看了《感动中国》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胡忠、谢晓君夫妇的所作所为。他们在藏区坚守指教12年。在这之前,他们都在成都中学当老师。20x年,胡忠的事四川一所福利学校急需老师,当时他想都没想,毅然决然地前去支教。3年后,谢晓君带上年幼的女儿,也去四川支教了。高原的天气让谢晓君腰酸背痛,可她却不肯去看病,依然坚持着。
他们带上三岁半的女儿,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
这一件感人至深的事情,怎能不激励我们我们的奉献自己呢?事实上,感动不仅仅是舍己为人,在公交车上给老人。孕妇让座,同学有问题时,专心致志的帮助他们一起度过难关,甚至弯腰捡起地上的垃圾……这些小事虽然看上去微不足道,也不足以堪称伟大,但却能温暖我们的心,让我们沐浴在美德之中。
胡忠夫妇是平凡人,但他们却做了不平凡的事。他们是伟大的,值得我们学习!
如何描写感动作文篇3
十三亿中国人只有杨利伟第一个飞向了太空,他为什么能做到呢?
原来他有一个当过老师的好父母,童年时候教导他坚强勇敢,动手能力,转一百圈也不迷糊,从小就想成为黄继光这样的英雄。
他在学校里天天坚持从家里跑步到学校,喜欢单双杠和篮球运动,他的身体百里挑一,在全县1500名应届高中生中,他入选了飞行员。
在部队中他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弹吉他唱歌,百米跑出11秒,乒乓飞行大队无敌,800米高的山坡他十来分钟就能跑个上下,骑自行车往返100百多公里后不觉得累,而且他专业成绩出类拔萃,在危急的“空中停车”仍能把飞机安全降落机场,所以他能在全国1500米优秀飞行员中入选到航天大队。
在航天大队中,他从886名入围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航天员。
在航天员中,他废寝忘食地苦学航天专业知识,训练认真刻苦,从13个航天员中被挑选到“三人首飞梯队”。
他通过了专业技术、操作技术、基础理论、心理、航天环境耐力和适应性、救生与生存等考试,他还通过了超重、头朝下睡觉、高强度运动、转椅、模拟冲击、宇航模拟训练。
看了《航天英雄杨利伟》后,才知道了要想成为一个航天员真是不容易啊!要经过那么多道的关卡,要学习那么多的知识,要忍受那么多的极限……
杨利伟的成长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从童年到学校到部队再到航天一步一步地走上去的,是经过艰苦奋斗攀登上去的。
天上没有掉下来的蛋糕,我们要学习杨利伟精神,从小立下志向,刻苦努力,全面发展,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如何描写感动作文篇4
感动,像一块玻璃,你看不见它,却触手可及;感动,又像一顿大餐,随时等着你,去细细品味;感动,还像一个谜语,当你揭开谜底时,它告诉你的不仅仅是答案,感动,在我身边。感动,可能是一瞬间的一个细节,但却使你回味无尽,难以忘却;感动,也可能是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让你来细细的体会、琢磨。我的身边就有许多令我感动的事情,下头,我给大家讲讲吧!
我家楼下有一位清洁工,天天来那里打扫卫生。她是一位老奶奶,枯瘦的脸上挂带着风尘。以前,我因为她平凡的职业而不太在乎她,对她给我的微笑也简单敷衍。可是前几个月的一件事,却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那是一天黄昏,天阴沉沉的,风正大,还刮着沙子。那时是下班的时间,清洁工理应下班了,可她还拿着笤帚在扫地。她顶着风,冒着黄沙,一步步艰难地扫动着垃圾……要明白,她这么做只是为了让我们在干净的家园里生活。哎呀!一阵大风刮来,把她辛辛苦苦扫好的半条街的垃圾卷的满地都是,她的帽子也被刮飞了。她却毫无怨言,继续打扫着地面。过了一会儿,她的一位同事来了,劝她说:“规定时间已经到了,我们下班就行了,又没规定要扫多少!再说,你多扫也没人多发给你工资呀!”但我却听到了她坚定的语言:“帮忙别人会使我感到开心,看到被帮忙人的笑容,这是我最欢乐的事情,我已经是年过花甲的人了,我不是为了挣钱才来那里,是让我这把老骨头多为居民出一份力!”那位同事听后沉默地走开了。可老奶奶继续在扫地,风又把垃圾吹乱了……不知不觉中,两行热泪已经滚落到我的衣服上,我也要像老奶奶一样做一片“绿叶”,奉献自我微薄的力量,让整个世界都充满爱!
我擦干眼泪,急忙跑过去,“老奶奶,我来帮您!”最终,我们一齐把垃圾收拾干净了,她还夸奖我,此时她脸上露出了满意而灿烂的笑容。
这是一位多么可敬的老奶奶呀!为的不是自我,而是大家;为的不是给自我挣钱,而是为人民奉献!她有那些革命将士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永垂不朽,以后必将名扬天下!有时,微不足道的小事,越能带来大道理;越不起眼的人,越会让我感动!我要学习这位老奶奶的奉献精神。让自我也拥有这种精神!
这件事让我对这位老奶奶肃然起敬。以后每次见到她时,我都会用响亮的声音对她说:“奶奶好!”她也每次给我一个满意的微笑。我觉得,这个微笑,照亮了我的心灵,带来了祖国更繁荣富强的曙光!
如何描写感动作文篇5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英雄故事有很多。今天我在网上看了十大英雄人物,他们身上的故事都让我十分感动。
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武文斌在地震中的故事他是全连中干活最多最累的同志,他搭完排里帐篷,有去帮助搭建饭堂:丢下平整场地的锄头又去安装晾衣服忙碌得脚不沾地。
如果是我一定不会去做这些对别人有好处,而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情。而是在棉被里呼呼大睡,吃着美味佳肴,看着动画片。
可是武文斌用自己的意志做到了无时无刻都在工作,到了要换班干活的时候武文斌还想多做点活,把别人给拦住了,他们也制止不住只好让武文斌再干下去。
不幸的是26岁的年轻士官武文斌因劳累过度,牺牲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消息传出后,群众都悲痛欲绝,江堰十里八乡的群众走出帐篷,走出田野,走出厂房,涌向胥家镇,涌向英雄生前所在部队的临时驻地,涌向了为武文斌设置的小小灵堂。他们送来的花圈、挽联、锦旗挤满了连队临时驻地胥家镇中心小学。感谢声、痛哭声、悼念声,涌动在一片悲壮而凝重的氛围里。我看了这副场景以后眼泪不停地从眼中留了下来。
我为武文斌这种只为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而感动,我也要向他学习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我想如果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地球那该有多美好那!
如何描写感动作文篇6
1955年,张海迪出生在山东济南。她原本有着幸福快乐的童年。5岁那年,她患上了脊髓血管瘤,病情十分严重,以至于5年中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病魔使得原来天真活泼的张海迪只能整天躺卧在病床之上。
尽管过去的小伙伴经常来看她,给她讲学校里的事,但她一个人在屋子里的时间久了,仍然觉得心烦意乱。她想不明白,为什么命运对自己如此不公平。她越想越气,就把那些放在周围的玩具扔得到处都是。但是,当小海迪听到开门声的时候,就赶紧把那些东西捡起来放在身边,因为她不想让妈妈伤心,她更不想把这份痛苦留给妈妈。
一天,小海迪终于抑制不住心中的渴望,就对妈妈说:“妈妈,我想上学!”听了她的话,妈妈哭了。她知道小海迪渴望知识,就说:“孩子,妈妈和爸爸会让你学到知识的!”妈妈开始想请家庭老师来教她,但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妈妈便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教她。
小海迪渴望知识,特别爱学习,但手术造成的肋间神经痛经常把她折磨得死去活来。一次剧痛之后,她感到异常疲倦。妈妈说:“这些作业你明天再完成吧。”小海迪却郑重地说:“今日事今日毕!”妈妈感动地流下泪水。小海迪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绝不能拖。但病魔却是无情的,每当病痛难忍时,她就猛揪自己的辫子,以期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
10岁时,小海迪开始写日记。她把每天的重要事情与情感都写下来,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除了语文,小海迪对其他功课也非常用心,不肯浪费一点时间。她以顽强的意志,认真学习,用心对待每一句话,每一道题目。小海迪用几年时间,自学了小学和中学的全部课程,实现了“轮椅上的梦”。她没有愧对自己的童年,没有愧对那些美好的光阴。
1970年,张海迪全家被下放到山东聊城的莘县,开始了农村生活。她的善良、热情和乐观赢得了大家的喜欢,孩子们都愿意推她出去散步。一天,张海迪幸福地坐在木轮椅上,由孩子们轮流推着,来到了田野。她平生第一次看到青山绿水、绿油油的麦田和弯曲的小路。“天地真大呀!”她由衷地感叹。
孩子们推着轮椅飞跑,各种景物在海迪的眼前一晃而过。她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一样,随风飘向远方。这时,由于推得太快,木轮椅突然翻倒,张海迪摔在地上,胳膊都流血了,可她还和孩子们一起哈哈大笑。
农村的生活非常艰苦,大家都没有什么吃的。但谁家要是偶尔能吃上一点好东西(比如萝卜馅高粱米面的包子),都忘不了给张海迪带去一些。张海迪把乡亲们给自己的爱铭刻在心。她时常想,自己能为大家做点什么呢?当她看到村里缺医少药,人们大病小病都得到几十里外的卫生院治疗时,便产生了一个想法:“我不能下地干活,但为什么不学着给人看病呢!”
从此,她开始在昏暗的油灯下学习各种医学书籍,还托人买来体温计、听诊器和针灸用的银针。不久,她便成了一位远近闻名的乡村医生。张海迪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为村民们治病达1万余次,她的针灸技术尤其出名。由于经常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她的肋间神经痛时常发作。但是,为了治好更多病人,张海迪始终一声不吭地坚持着。
她一边为人治病,一边自学英语。没有老师教,她就跟着收音机学,没有语言环境,她就自己跟自己对话。据说,她家里的每一本英语书都被撕得只剩下封面和封底。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张海迪知道,如果不一页页地把书撕掉,自己就容易产生依赖性,学得很慢。于是,她发明了这种强化记忆的方法。
张海迪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各种不利条件,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习,终于自学成才。1981年12月,《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张海迪的先进事迹。人们掀起了向张海迪学习的热潮。
如何描写感动作文篇7
20_年2月17日,感动中国20_年度人物名单公布,有“当代愚公”之称的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支书毛相林入选。“能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我再苦再累都值得,未来我们还要发展生态旅游,让每一个农户都吃上旅游饭,过上更好的日子。”当天晚上,谈及获奖感受,毛相林激动地说。
毛相林曾带领村民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他又积极培育产业,种植了脐橙、西瓜等特色农产业,收获的果实通过“绝壁天路”源源不断地运往山外。2015年,下庄村在巫山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2万余元,比路通前翻了40多倍。
17日晚,在央视播出的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典礼,通过VCR再现了毛相林绝壁凿路的事迹,当看到大屏幕上毛相林不惧艰难,带领村民向大山、向贫穷一次次发出挑战,终于铺就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康庄路时,台下观众不禁流下感动的泪水。在之后的访谈环节,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关切询问了村民们如今的出行情况,毛相林自豪地回答:“村里70%的农户都有了小轿车。”台下,再次响起阵阵掌声。
当晚,巫山县组织了当地党员干部集中观看颁奖典礼。“毛相林不等不靠、敢想敢干的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向毛相林看齐,把初心和使命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做好群众关心的每一件小事。”巫山县集仙社区支部书记李自培说。
“敢向绝壁要天路,毛相林用苦干实干书写了当代愚公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标杆。接下来,我们将对照榜样,以绝壁修路的勇气和决心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落地见效,真心为群众办好每一件实事。”巫山县扶贫办主任朱钦万说。
如今的下庄村,依托下庄村精神和下庄独特地理、气候条件,打造乡村旅游,建设集生态田园观光、民俗节庆活动、乡村文创、户外运动拓展、乡村康养旅居功能于一体的具有三峡山村特色的休闲度假胜地,正在走向更加美好的文明富裕幸福路。
如何描写感动作文篇8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过年的祥和。它如一头野兽,疯狂地摧残着病人的身体,它们还一直在寻找我们,同时,也一直在向地球发起进攻。
但是,在这一期间,中国人并没有退缩。钟南山爷爷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虽然钟南山爷爷一直告诫我们不要去武汉,但他却连夜赶往武汉。
17年前,钟南山爷爷也曾带着医治人员奔赴一线,他还曾说过:“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病人的生命”。因为这句话,让所有看到他的病人都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而十七年后的今天,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又一次站了出来。从他的身上能感受到一股蓬勃的气息,他成了我心中最美的抗疫榜样。
没错!在疫情面前,像钟南山爷爷这样的人涌现出了很多。如:身穿红马甲,每天站在小区大门前的志愿者;不顾自己安危,每天守在马路中央的交警……
我的爷爷以前当过兵,这一次,他首当其冲报名成为了小区的志愿者,每天都要去小区门口站岗。因此,我十分担心爷爷的身体,曾劝爷爷不要去了。而爷爷严肃地对我说:“在这期间,我们都是国家的一份子,都应该贡献一份力量,我曾经当过兵,身体素质很好,所以,我应该尽责任。”听完,我向爷爷竖起大拇指:“爷爷,你也是我的榜样!”
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一定能打败这病毒,到时候迎接我们的是鸟语花香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