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师计划的报考条件是什么
优师计划的报考条件是什么
优师计划也就是优师专项计划,一种致力于培养优秀教师的国家政策,是种定向培养,在每年的全国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中,优师计划也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名额,一般是一万左右。最后被选拔出来的人才会被分配到一些欠发达地区的乡县小学中当教师,优师计划有一定的履行年限,大多在六年左右。
优师计划有很多的好处,在就读的期间,参与优师计划培养的学生可以免除学费和住宿费,日常生活也有着相应的补贴。可以说学生在校时,完全不用考虑任何学费等杂费方面的问题,毕业了也是国家包分配,不用愁找工作的事。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优师计划的报考条件是什么?
1、考生首先要符合参加高考的资格。
2、考生内心有着坚定的信念,在未来的道路上立志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这是一个长期且漫长的事业,需要足够热爱,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3、考生需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在毕业之后,会被分配到指定的乡县中小学进行为期六年的教师工作。
4、优师计划是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考生的分数只有达到本省的一本线上才有参与国家优师计划的资格。
5、参与优师计划培养的学生入学之后不能再更改成非优师计划。
优师计划与公费师范生有什么区别
1、毕业之后的去向上的不同
参与优师计划培养的学生在完成大学的就读任务之后,毕业时会被国家分配到生源省份的定向县域的中小学进行未来长达六年的教学任务。而公费师范生的学生毕业之后也会被分配到生源地省份去就业,但不一定是该省的贫困县域。一句话就是优师计划前往的就业地点是生源地省份的脱贫县域,公费师范生则不一定。
2、是否拥有教师资格证
优师计划的学生没有硬性要求必须有中小学的教师资格证,但毕业后他们都具有中小学的教师资格。而公费师范生则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考取中小学的教师资格证,若未如期履行,就会被视为违约。
3、实施高校的区别
优师计划的实施高校除了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之外,还有一些地方上的师范院校,可选择范围相对要多一点。而公费师范生的实施高校大多是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地方上的院校也参与公费师范生的培养计划,但数量较少。
总体来说,无论是优师计划还是公费师范生都是国家为了选拔教师人才出台的特殊政策,对于立志于从事教师行业,或者家庭经济情况相对贫困的考生来说,是完全可以报考的。
优师计划的好处
1、免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优师计划的学生毕业时,直接颁发中小学教师资格证。
2、毕业后从事教师行业,有编制和岗位:优师计划师范生毕业后按照协议约定,到定向县中小学履约任教,优师计划师范生到中小学任教涉及的相关机构编制工作由机构编制部门负责。毕业后直接有编制有岗位。
3、在校期间,免除学费、住宿费、有生活补助。
4、住房保障:优师计划毕业后去到当地从教后,当地会为这些毕业生提供宿舍,将符合条件的优师计划师范生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切实关心师范生的工作、生活所需。
优师计划的弊端
1、工作条件可能艰苦
优师计划师范生在毕业后安排在脱贫县(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定向县)工作,和市区教学条件比起来,这些地方的条件较为艰苦,而且从教必须不少于6年时间。
2、违约后果严重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优师计划违约除了按照合同规定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比如返还学费等)外,违约记录还会被归入个人人事档案,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以后如果想要考事业单位或者是公务员的是,是绝不可能的。
优师计划是去县城还是乡村
都有可能。
优师计划的就业范围只能定向为生源地所在的贫困县,而这些定向贫困县大多是乡镇及偏远县城,也包括农村中小学校。因此,优师计划既有可能去县城,也有可能去乡村,具体要看所报考的定向贫困县缺乏教师的学校是否在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