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高频知识点大全

| 徐球

2024年高考语文高频知识点新鲜出炉,为了更好应对高考,高考知识点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高考语文高频知识点大全(最新),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高考语文高频知识点大全

2024年高考语文高频知识点大全(最新)

(1)认识小说文体特征

①小说是文学的一大类别,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叙事性文学载体。

②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3要素

无论什么样的小说,都必须具备的3个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重在写人物,「文学即人学」,中心任务是要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塑造人物形象,一般离不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生活环境。塑造人物形象、设计故事情节、描写典型环境,也就是传统小说的基本艺术特征。

①人物

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典型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具普遍性、更有代表性。

②故事情节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体现中心思想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通过整理、提炼和加工,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具普遍性、更有代表性。

③环境

小说的环境和人物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时,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背景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具有重要作用。

(3)分类

①篇幅:长篇,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篇,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段;短篇,截取一个生活片段,以小见大;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聚集生活的一个小「镜头」,见微知著。

②题材: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

③体制:章回体;日记体;书信体;自传体。

④表现手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革命现实主义。

⑤语言形式:文言文;白话文。

注意:高考选小说文本,主要以长篇节选和小小说为主。

语文高考知识常考点

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我国新文学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6.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16.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7.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媒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

高考唐诗知识考点

①“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腾王阁序》脍炙人口。

②“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王维字摩诘,一位大诗人,“画家和音乐家”;人们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名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孟浩然是王维密友,名篇有《过故人庄》。

③“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高适《燕歌行》、岑(cén)参(shēn)《白雪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浙》、王之涣《登鹳雀楼》都是名篇。

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人民诗人白居易。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名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秋浦歌》《静夜诗》《赠汪伦》等、著《李太白集》。

杜甫,字子美,又称杜工部,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名作有“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北征》《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双称白香山,白太傅、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名作《长恨歌》《琵琶行》。

⑤“小李杜”:李商隐,杜牧,著有《樊川文集》。

⑥“诗中三李”为李白,李商隐,李贺。

文言实词高考知识点

常见的文言实词,主要包括常见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或近音)代替的办法写成另一个字;古今异义词是指在语言演变过程中,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汉语是表义文字,文言文一般一字一词,用语精练,多义性强,语境意义地位突出。正确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义,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文言文判断句高考知识点

现代汉语一般用“是’’联系判断句中的两部分,文言文则不用这种形式来表示判断。一般地说,它有以下七种形式:

①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煞尾来帮助判断,形成“……者……也”的格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只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帮助判断形成“……,……也”的格式,如:夫战,勇气也。

③只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谓语后不用“也”字,形成“……者,……的格式,如:天下者,高祖天下。

④主语后既没有“者”也没有“也”字来帮助判断,是一个名词性的短语,如:刘备,天下枭雄。

⑤表示否定的判断句是在谓语之前用一 否定副词“非”,用来否定整个谓语,如:人

非圣贤,孰能无惑?

⑥在谓语前用“乃”、“即”、“则”、“必”、“皆”、“悉”等副词来加强肯定语气,表示判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⑦用“为”放在主语与谓语之间表示判断,如:在药则未为良时。





283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