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啤酒的好坏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之一,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那么你知识如何辨别啤酒的好坏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辨别啤酒的好坏?
最直观的啤酒优劣鉴别方法有以下四种———
色泽鉴别
良质啤酒———浅黄色带绿,不呈暗色,有醒目光泽,清亮透明,无明显悬浮物。
次质啤酒———色淡黄或稍深些,透明或有光泽,有少许悬浮物或沉淀。
劣质啤酒———色泽暗而无光或失光,有明显悬浮物和沉淀物,严重者酒体混浊。
泡沫鉴别
良质啤酒———倒入杯中时起泡力强,泡沫达1/2~2/3杯高,洁白细腻,挂杯持久(4分钟以上)。
次质啤酒———倒入杯中泡沫升起,色较洁白,挂杯时间持续两分钟以上。
劣质啤酒———倒入杯中稍有泡沫但消散很快,有的根本不起泡沫;起泡者泡沫粗黄,不挂杯,似一杯冷茶水状。
香气鉴别
良质啤酒———有明显的酒花香气,无生酒花味,无老化味及其他异味。
次质啤酒———有酒花香气但不明显,也没有明显的异味和怪味。
劣质啤酒———无酒花香气,有怪异气味。
口味鉴别
良质啤酒———口味纯正,酒香明显,无任何异杂滋味。酒质清冽,酒体协调柔和,杀口力强,苦味细腻、微弱且略显愉快,无后苦,有再饮欲。
次质啤酒———口味较纯正,无明显的异味,酒体较协调,具有一定杀口力。
劣质啤酒———味不正,有明显的异杂味、怪味,如酸味或甜味过于浓重,有铁腥味、苦涩味或淡而无味。
生产过程
啤酒生产大致可分为麦芽制造﹑啤酒酿造﹑啤酒灌装3个主要过程 。
1.麦芽制造,有以下6道工序:大麦贮存,大麦精选,浸麦,发芽,焙燥,贮存。
2.啤酒酿造,有5道工序主要是糖化﹑发酵﹑贮酒後熟3个过程。糖化﹕将粉碎的麦芽和淀粉质辅料用温水分别在糊化锅﹑糖化锅中混合﹐调节温度。糖化锅先维持在适于蛋白质分解作用的温度(45~52℃)(蛋白休止)。发酵﹕冷却後的麦汁添加酵母送入发酵池或圆柱锥底发酵罐中进行发酵﹐用蛇管或夹套冷却并控制温度。进行下面发酵时﹐最高温度控制在8~13℃﹐发酵过程分为起泡期﹑高泡期﹑低泡期﹐一般发酵5~10日。 贮存﹕为了使嫩啤酒後熟﹐将其送入贮酒罐中或继续在圆柱锥底发酵罐中冷却至0℃左右﹐调节罐内压力﹐使CO2溶入啤酒中。贮酒期需1~2月﹐在此期间残存的酵母﹑冷凝固物等逐渐沉淀﹐啤酒逐渐澄清﹐CO2在酒内饱和﹐口味醇和﹐适于饮用。
3.啤酒灌装,是啤酒生产的最後一道工序﹐对保持啤酒的质量﹐赋予啤酒的商品外观形像有直接影响。灌装後的啤酒应符合卫生标准﹐尽量减少CO2损失和减少封入容器内的空气含量。
历史来源
巴黎 卢浮宫博物馆内的“蓝色纪念碑”上,记录了公元前3世纪 巴比伦的 苏美尔人以啤酒祭祀女神的情形。其实,啤酒的发明者是苏美尔人。
6000年前,居住在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苏美尔人,他们用大麦芽酿制成了原始的啤酒,不过那时的啤酒并没有丰富的泡沫。
大约在3000年前,波斯一带的闪米人学会了制作啤酒,而且他们还把制作啤酒的方法刻在板上,献给农耕女神。公元前2225年,啤酒在古巴比伦人中得到了普及,他们用啤酒来招待客人。那时候古埃及人和古巴比伦人注意到了啤酒的药用价值,纷纷用啤酒制作药物。希腊人也非常热爱喝啤酒,他们从埃及人那里学会了酿制啤酒的方法。
公元4世纪时,啤酒传遍了整个北欧。啤酒种类开始变得丰富,其中英国人用蜂蜜和水混合酿制而成的蜂蜜酒是比较有名的一种。英国出现的一种 黑啤酒也非常有名,与现代的黑啤酒已经很相似。公元1世纪,爱尔兰人自行酿制出了一种跟现代的淡色啤酒相仿的啤酒。
1516年,巴伐利亚公国大公威廉四世发布《德国啤酒纯酒法》规定啤酒只可以啤酒花,麦子,酵母和水做原料,同时是最早的食品法律
19世纪,有了冷冻机,人们开始对啤酒进行低温后熟的处理,就是这一发明使啤酒冒出了泡沫。1900年,俄罗斯技师首次在中国哈尔滨建立了啤酒作坊,中国人开始喝上了啤酒。1903年,英国人和德国人又在中国建了英德啤酒厂,就是青岛啤酒厂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