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传统美食传说故事

| 春秀2

美食典故:白云猪手

“白云猪手”是广东的一道历史名菜。相传古时,白云山上有一座寺院。一天,主持该院的长老下山化缘去了,寺中的一个小和尚乘机弄来一只猪手,想想尝尝它的滋味。在山门外,他找了一个瓦坛子,便就地垒灶烧煮,猪手刚熟,不七长老已化缘归来。不和尚怕被长老看见,触犯佛戒,就慌忙将猪手丢在山下的溪水中。第二天,有个樵夫上山打柴,路过山溪,发现了这只猪手,就将萁捡回家中,用糖、盐、醋等调味后食用,其皮脆肉爽、酸甜适口。不久,炮制猪手之法便在当地流传开来。

因它起源于白云山麓,所以后人称它为“白云猪手”。现在广州的“白云猪手”,制作较精细,已将原来的土法烹制改为烧刮、斩小、水煮、泡浸、腌渍等五道工序制作,最考究的“白云猪手”,是用白云山上的九龙泉水泡浸的。九龙泉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晶莹澄澈、清醇甘滑、用它浸泡肥腻猪手,能解油腻。据说广州郊沙河饭店出售的“白云猪手”,仍用白云泉水泡浸,其色、香、味、形俱佳。

美食典故:臭豆腐

相传清朝康熙八年,由安徽来京赶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闲居在会馆中,欲返归故里,交通不便,盘缠皆无;欲在京攻读,准备再次应试,又距下科试期甚远。无奈,只得在京暂谋生计。王的家庭原非富有,其父在家乡开设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学过做豆腐,于是便在安徽会馆附近租赁了几间房,购置了一些简单的用具,每天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卖。时值夏季,有时卖剩下的豆腐很快发霉,无法食用,但又不甘心废弃。他苦思对策,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寻得一口小缸,用盐腌了起来。之后歇伏停业,一心攻读,渐渐地便把此事忘了。

秋风送爽,王致和又想重操旧业,再做豆腐来卖。蓦地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赶忙打开缸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用口尝试,觉得臭味之余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虽非美味佳肴,却也耐人寻味,送给邻里品尝,都称赞不已。

王致和屡试不中,只得弃学经商,按过去试做的方法加工起臭豆腐来。此物价格低廉,可以佐餐下饭,适合收入低的劳动人食用,所以渐渐打开销路,生意日渐兴隆。后经辗转筹措,在延寿街中间路西购置了一所铺面房,自产自销,批零兼营。据其购置房屋的契约所载,时为康熙十七年冬。从王致和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臭豆腐以后,又经多次改进,逐渐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生产工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更好,名声更高。清朝末叶,传入宫廷。传说慈禧太后在秋末冬初也喜欢吃它,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但嫌其名称不雅,按其青色方正的特点,取名“青方”。

从清朝到新中国成立的三百多年间,王致和虽更换了几代人,却始终保留着“王致和”这个老字号,保持着王致和臭豆腐的传统风味。

美食典故:文山肉丁

文山肉丁是江西省的一道名莱。相传在南宋末年,文天样任右丞相时,坚决主张抵抗元军的南侵。端宗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他亲自率兵进攻江西,收复了许多被元兵占领的失地,深得群众拥护。有一次,他带兵路过家乡江西吉安时,乡亲们纷纷前去拜访他,鼓励和支持他的抗元斗争。乡亲们的爱国热忱极大地鼓舞了文天祥。为了感谢乡亲们对他的信任,文天祥在家中设宴,并亲自下厨房为乡亲们烹菜。乡亲们见文天祥这样礼贤下士,都开心地笑了。有一位长者捋着胡须打趣地说:“你这个状元宰相还会自己做菜,君子不远庖厨了。”文天祥也笑了。他脱去官服,换上便装,卷起衣袖,扎上围裙,走进厨房。乡亲们一是出于尊敬,二是出于好奇,也都跟着他来到厨房,要亲眼看看这位宰相如何烹调。只见文天样不慌不忙地取过一块去掉筋膜的猪里脊肉,用刀轻轻将肉拍松,切成四分见方的肉丁。又取过一个冬笋,切成与肉同样大小的丁,放在一旁备用。然后,把肉丁放在碗中,加上盐和鸡蛋清,用手抓匀后放入湿淀粉中拌匀,再放入滚热的油锅中用铲子搅散。待肉转色后,随即捞出。接着文天祥又把锅放在旺火上,用少许猪油将切好的干辣椒和笋丁炒了几下,又倒上一些汤、酱油、料酒、白糖,醋等佐料,并用湿淀粉勾芡。最后,又见他将过好油的肉丁和香葱倒入搅动了几下,淋上几滴香油。

于是,一盘颜色红润,香味扑鼻的肉丁便出现在乡亲们的眼前。在整个烹调过程,文天祥有条不紊,动作娴熟,宛然一位庖厨,乡亲们都看呆了。品尝后,更觉肉丁滑嫩爽口,味辣而鲜,油而不腻,十分可口,于是满座啧啧,赞不绝口。散席后,大家纷纷仿制。由于文天样号文山,乡亲们便将这个莱取名“文山肉丁”。自此,文山肉丁便流传于世。

14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