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劳动教育专业的高校

| 泽慧

全国开设劳动教育专业的高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专业名称:劳动教育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劳动教育专业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文化素养良好、专业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师德师风优良,具有较强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劳动教育指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中小学、科研院所、教育管理部门或其他组织机构中从事劳动教育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师资情况及名师介绍

劳动教育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3名,均具有博士学位,占专任教师数的100%。教师团队理论功底扎实、学术成果丰硕,已出版专著和教材30余本,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承担省部级以上教改课题7项、科研课题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

学院教师深度参与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起草工作, 3位教师获聘为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劳动教育专家,另有3位教师入选新华思政特聘专家库。

刘向兵: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研究方向:高校战略管理、劳动教育。已发表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100余篇,出版著作23部,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

李珂: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宣部2021年度宣传文化青年英才。劳动教育学院(劳动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劳动社会学。在《求是》《人民日报(理论版)》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3部,编著教材读本10余部,主持省部级等课题20余项。

曲霞: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劳动教育学院(劳动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劳动教育、高等教育管理。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的起草工作,在《教育研究》《教育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党印: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劳动教育学院(劳动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方向:劳动教育、宏观经济。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财经评论50余篇、散文随笔近20篇,出版学术著作5部、专业教材3本,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

课程设置

专业基础课:大学数学、物理学基础、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中国教育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小学生生涯教育、家庭教育学、劳动教育概论等。

专业方向课:教育社会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统计与评价、劳动关系学、劳动文化、劳动安全与管理、劳动技术基础、劳动教材分析与设计、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等。

专业选修课:比较教育学、教育行政学、班主任工作、劳动教育前沿问题研究、劳动心理学、社区组织与社区服务、食品营养与卫生管理、人际沟通方法与技巧等。

专业实践教学:家政基础与实践、农业劳动基础与实践、工业设计基础与实践、社会工作服务与实践、创意设计基础与实践、烹饪基础与实践、西点设计与制作、金工木工手工实践等。

学科特色

注重学科交叉融合。除学习教育学基本知识外,学生还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等学科内容,可为学生毕业后在多学科领域求学深造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全面培养实践能力。在培养学生劳动教育教学和课程设计能力的同时,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史家教育集团、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在京实习实训基地,训练学生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金工木工创意等通用劳动技能,为学生多岗位求职、多部门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密切对接社会需求。注重产学研合作,在北京、上海、重庆、陕西等省(市)建立了10余家实践基地,有效满足为中小学培养劳动教育专任老师、为各地学生实践活动基地培养专业管理人员、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培养劳动教育专业督导人员等各方面社会需求。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校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China University of Labor Relations),位于北京市,是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教育部共建,直属于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1946年4月建立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1949年初,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1949年9月,更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1984年,更名为中国工运学院,面向全国工会系统和社会开展成人学历教育;2003年,改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2012年,开展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21年,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据2022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北京海淀和河北涿州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30亩,建筑面积34.58万平米;开设14个学院和2个公共教学部;设有24个本科专业、2个专科专业。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587人;有全日制在校生5984人,其中研究生251人,本科生5733人,专科生507人。

高考填报志愿的技巧

技巧1:志愿填报首选城市,不是学校、更不是专业:为了四年甚至更久的生活,为了谋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请记住,志愿要一定首选城市。城市的选择必须和家庭情况相互配合,考生应接纳但不盲从家长建议。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高分者城市选择中必选“北上广深”,低分者则应当选择省内经济发达的城市,再次是临近省份经济发达城市。

技巧2:重院校、轻专业,是错的,重院校、轻专业,是贻害无穷的馊主意。分高者,应该“重院校、轻专业”。报考6类及以下院校,应该“重专业、轻院校”,按照专业技术配比志愿与高校,找到就业前景最优的志愿填报方式。

技巧3:填报真正的好专业,必须看懂新闻联播:文科大类专业就业质量高、厚积薄发,但就业形势严峻,分高就报财经类;理工科就业迅速,但就业质量低,后劲不足,分低才报理工科。如果新闻联播连续一年总在报道某个行业正面新闻不断,那么,不要犹豫,这个专业一定是好专业,绝对有前途!

报考志愿的步骤

(一)登录指定网页。

网上填报志愿要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进行,登录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指定网页一般会印制在准考证上面,或者打省招办办公定电话咨询。

(二)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的初始密码是身份证号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

(三)阅读考生须知。

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后,计算机屏幕上会出现“网上填报志愿考生须知”,告知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考生应仔细阅读,了解操作流程和相关要求以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为了保持志愿填报的正确地误,考生须知一定要详细阅读,这点很重要。

(四)修改初始密码。

考生在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时,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码,如果不修改,就会自动返回到上一步,无法继续往下操作。点击“修改”按钮,就可以修改密码和填写录取用联系方式。成功修改密码后,再开始填报志愿。(修改的密码一定要牢记,最好是平常用的,录取联系方式一定要写正确,要是经常可以联系到你的,保持不会停机)

(五)选择批次填报志愿。

先在网页上点击“填报志愿”按钮,先选择要填报的批次,然后根据提前草拟的志愿表填报院校代码和所选专业代码到志愿栏,千万不要错栏错位。仔细严格按照流程来操作。

(六)检查核对。

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输入完毕后,点击“下一步”按钮,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已填的代号转换成相对应的院校和专业,屏幕上会显示已填报的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这时候,考生要阅读屏幕上的提示信息,仔细核实显示的学校和专业是不是自己想要填报的,如果不是,或出现红色字体提示的“无效院校”或“无效专业”就说明填错了代号,一定要按正确的代号更正,要不然就张冠李戴了。如果要修改或补填志愿,可以点击“上一步”按钮,返回到填报界面进行修改或补填。(这是高考网上填报志愿非常重要的步骤之一)

(七)保存志愿信息。

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按钮,只有点击了“保存”按钮,填报的志愿信息才会储存到网报系统中;不点击的话,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等于没有填报志愿。填好每一个批次的志愿后,都要点击“保存”按钮,保存这个批次的志愿信息。保存好以后,再从第五步开始填报其他批次志愿。

156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