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义务教育是时候了怎么回事

| 李金

十二年义务教育是时候了怎么回事

义务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不断发展完善义务教育,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加强国际竞争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今年,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建议将普通高中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建立十二年义务教育体系。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上个世纪制定的教材学科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需求的步伐,九年制义务教育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亟需加强义务教育的强度与长度。”丛斌指出,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加强素质教育提升国民素质的关键,是教育心理学的科学要求,是现代教育系统性的客观要求。

据了解,当前世界发达地方普遍实行11年至13年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和中学阶段,并逐步向15年过渡。

十二年义务教育什么时候开始

“现行义务教育法于上世纪80年代制定,部分法条已不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丛斌指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应当更加注重教育公平与国民素质提升。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位列世界第二,生产力发展水平对照上世纪80年代已大幅提升,我国的国力、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有足够条件和足够能力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

与此同时,此举也可以让更多的人获得更高质量的教育,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提升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和人才素质,并进一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实践中,目前大多数学生上完初中,年龄基本在15岁左右。“15岁至18岁是学生由少年向青年成长的关键期。根据现行普职分流政策,每年会有不少初中生上不了普通高中,过早踏入社会或上职业高中,不利于他们完整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也不利于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健康人格养成。”丛斌说。

在丛斌看来,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还有助于减少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消除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现象。

“目前,教育资源在城乡和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可以提升农村及其他教育不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促进城乡和地区间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青少年犯罪。”丛斌说。

鉴于此,丛斌建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修改为“国家实行十二年中小学义务教育制度”。在具体教育政策中,中学阶段终止初、高中分段,普及普通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同时,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提升中等职业教育为高等职业教育。

“十二年制中小学义务教育结束后,学生根据相应政策,结合本人意愿自主选择进一步教育模式。”丛斌说。

义务教育课程的特点

1、公益性

所谓公益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公益性和免费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如修订的义务教育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2、统一性

统一性是贯穿始终的一个理念。在新法中,从始至终强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这个统一包括要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经费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等。这些与统一相关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到法律的修改中来。

3、强制性

强制性又叫义务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这个义务,谁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政府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

义务教育几年

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就是适龄儿童、少年开始接受教育的九年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是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

十二年义务教育,是指将高中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范围之内从而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中国特区、民族地区、浙江、广东、河北多地都尝试了高中免费教育,取得很好反响。但主要还集中在民族地区、沿海等发达地区,没有大范围普及。

义务教育的作用

首先义务教育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国家有对适龄对象进行教育的义务,其二是适龄国民有接受教育的义务。单纯片面地强调自己一方的义务是不完全的。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巨大力量,搞好义务教育,对于提高我国的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大力发展义务教育,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根本措施。

205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