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23年七市联考高三作文

| 李金

对于福建2023年七市联考高三作文有哪些呢?人如果没有了骨气,就像鸟折断了翅膀;船折断了桅杆,无法扬帆远航。因此拥有骨气,我们才会拥有完整的人格。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福建2023年七市联考高三作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福建2023年七市联考高三作文

福建2023年七市联考高三作文(篇1)

人生在世,必须活得有骨气!

骨气是什么?骨气是一种不屈于他人的精神,是一种折不断,压不弯的精神,是一个人人格的体现,有时甚至是一个国家国格的标志。

梅汝璈就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东京审判时,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的梅汝璈面对外国人的刁蛮行为,始终不卑不亢。在审判的座位排序上,他坚持要求按受降书签定的顺序来排位,否则“无颜去见中国人民”。在事关中国的正当权力方面,他没有屈服,始终据理力争,直至赢得尊严。梅汝璈在外国人面前,所表现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骨气,更是一个民族的骨气,他的行为,让当时国际社会对中国刮目相看。

纵观古今,像梅汝璈这种有骨气的人难道还少吗?晏子出使出国,不从“狗洞”(小门)入,义不受辱;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李白不愿“事权贵”,“天子呼来不上船”;曾子墨在美国打拼,面对外国人的刁难,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普通工人孙天帅,不给韩国女老板下跪,高挺胸膛,饭碗被砸,却站得笔直。这些人,不都是有骨气的人吗?因为有骨气,他们不卑不亢;因为有骨气,他们不畏强势;因为有骨气,他们活出尊严,赢得尊重。

“铮铮铁骨”固然值得景仰,先忍而后起,忍辱负重,也是大丈夫,也是有骨气的人。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击败,掳进宫中为仕多年。勾践为夫差尝大便,做马夫,博得夫差信任,得以回归故里。他卧薪尝胆,苦心建国,三千越甲,吞灭强吴,除去心头恶气,成就一代霸业。我们能说勾践是没有骨气的表现吗?不能。骨气,有时候不是挺出来的,是人忍出来的。那份忍辱负重的精神,那份压不平,折不断,吓不倒的精神,同样称之为骨气!

然而,生活中却不乏得了“软骨病”的人。他们整天谈论韩国、日本的某影星,“帅呆了!”、“酷毙了!”挂在嘴边,却不知我国的航天英雄杨利伟从事什么职业;他们迷恋于“万圣节”“愚人节”“圣诞节”,却不知“端午节”“中秋节”是哪一天;他们以穿外国名牌为荣,以吃洋快餐为美,以用日货、美货为傲,“月亮是外国的圆”,却把国货贬得一文不值。更可恨的是,个别人居然把讨好洋鬼子、取悦洋鬼子当作一种荣耀,甘愿低声下气做了一条哈巴狗。这些人是可悲的,因为他们的做法只会引起外国人的反感。试想,一个连自己的国家与民族都不爱的人,一个没有骨气的人,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吗?

铮铮傲骨,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有骨气的中华儿女,曾经为中国的屈辱抗争过,曾经为中华的崛起奋斗过。新一代的青年更应该铭记:人生在世,必须活得有骨气!

福建2023年七市联考高三作文(篇2)

有一首古诗道:"似其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这似佳人般倾国倾城的花,便是牡丹。

牡丹是吉祥富贵之花,她开在春风旖旎的五月的洛阳,那时的洛阳,是温郁的。于是她开出的花艳丽,多半是大红大紫之辈,花形秀颀,花朵硕大,花瓣也多半重重叠叠,少则两三层,多则三四层。花朵一旦撑起来,仿佛是这世上最美的连衣裙,又好似,这世上最娇嫩的脸庞,那么娇涎欲滴,似乎你轻轻碰她一下,也是辱没了、玷污了她的青春。那首诗的后半部分就这样如实道:"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侬华过此身!"喜欢她的大唐人痴爱她的大气妖娆,于是他们称她是富贵之花、登科之花。

可是,她的眼里之色,惹恼了死板教条的夫子们,他们怪牡丹是媚俗的象征,是追名逐利的象征,终应当为人们不齿。其实他们自己,一面摒弃这绮丽的"恶俗",一面向金殿下的台阶上爬。

他们又怎么能知道,牡丹,那可是有骨气的富贵啊。

记得唐朝时有这样一个传说:武则天在历经无数风浪后终登帝位,为了向天下昭示她的威仪,下令百花在隆冬时齐放,那上百种花都迫于一代女皇的淫威而盛放。只有那牡丹,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花期开放,绝不为了一人而改变自己千百年来的规章,终于惹恼了那武曌。她下令将牡丹贬至洛阳。因此,洛阳一代牡丹最盛,待到花开之时,红霞映天,如火如荼。传说也许并不足信,但是牡丹的确只按照自己的生物钟开放,她坚决不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非但不到那时节,定然未有幸得见她的芳容,这样似乎强硬的太不知变通了,但是这不正是未我们所崇敬的所谓"威武不能屈"的骨气吗?

牡丹既然当得起花中之王,那便是她象征了一种文化,她代表富贵与对出仕的希冀,同时,人们不要忘记,她那是有骨气的富贵啊。

福建2023年七市联考高三作文(篇3)

骨气是什么?骨气应该是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吧!

那中国人的骨气又是什么?是鲁迅为国毅然弃医从文还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爱国情怀。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认为对于我们来说真正的骨气,是好好学习,为中国争口气。

现在的中国是需要人才。人才是怎么获得的呢?答案当然是“好好学习之后获得的”。对,只有学习,才能有人才,有了人才中国更进一步的发展。

学生,不能打仗,不能进行政治工作,所以我们只能进自己最大的能力学习。学习才是我们学生能做的,该做的,尽力做的事。

但一些人认为就算是学习了,成为了人才,但像“千里马”一样,不被赏识,还是烂铁一块。

如果这么认为,那你就错了。

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不只是学习成为人才,还有很多条路供你选。那都是为国家有用的事。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用的,但是我们要争着做有骨气的中国人,争着为国家添光添彩!

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

福建2023年七市联考高三作文(篇4)

古今中外,芸芸众生,有多少人都想立志成就大事。可是,到了最后没能成大事的,不是太过自信,就是太过自卑。纵观历史千百年,成就大事的人,他们的成功因素是:骨气与谦虚兼备,缺一不可。

就如大画家徐悲鸿所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傲骨可以译做骨气。而洪应明的“地低为海,人低为王”这句名言,意为:人要谦虚。我认为:兼备骨气与谦虚的人,方能成就大事。

历史人物曹操,在成就大业时,就兼有傲骨与谦虚。结束了三国鼎立,建立了魏国的枭雄曹操就是这样。曹操面对三国鼎立,军阀混战的三国局势,运筹帷幄,丝毫不为混乱的局势所吓倒,先击败刘备,又降服了孙权,将敌人玩弄于股掌之中。这是他自信的一面。据《三国演义》记载,当关羽自不得以来投奔曹操时,曹操为了拉拢这位大将,不惜抛出赤兔马、金钱、美女,只为得到关羽的帮助,但是后来关羽离开时,也再来向其讨要赤兔马。可见他也拥有谦虚的品质。后来,他的确统一了三国,成就了大事。

当代巨人毛泽东,带领人民打天下时,就兼有傲骨与谦虚。毛泽东主席是一个成就大事的伟人。建国前,毛泽东把国民党赶出大陆,结束内战,大手笔打开“三大战役”,从内战初期的敌众我寡,到后来的彼竭我盈。伟人毛泽东运用他丰富的知识,以战养战,建立了一代伟业,建国初期,面对美国攻打朝鲜,图谋中国的朝鲜战争,毛泽东自信地派出了人民志愿军,打破了美国陆军不可击败的神话,这是他自信的体现。而每当遇到重大战役时,他废寝忘食地坐在地图和沙盘前,谦虚地针对各种局势做出正确的战术安排,不时还会向麾下大将请教问题,这才成就了毛泽东的无上伟业,这是他谦虚地表现。后来,事实证明,毛泽东建立了中国,打败了美国,成就了大事。

俄罗斯两任总统普京,振兴俄罗斯的大国形象时,也是兼有了骨气与谦虚。普京怀有一颗俄罗斯人特有骨气,面对当今美军称霸天下,经济“领导”全球的局面,他不畏美国的强势,在叙利亚问题,日俄领土争端问题上,大胆出手“亮牌”。他还要复兴俄国海军,他凭借自己的骨气做事,让全俄国人感受到了俄罗斯的兴起。特工出身的他,开飞机,驾潜艇,军事格斗术样样不在话下,可当他来访中国,到访少林寺的时候,对中国武术充满好奇的普京,谦虚地向少林寺武僧请教摔跤和武术的招式,他丝毫没有大国总统的架子,而是谦虚下问。他的骨气和谦虚兼有的表现,成就了他心中的许多大事。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这个竞争激烈,机会繁多的社会中,同样要拥有傲骨与谦虚的品质,才能了却我们心中的大志,才能圆我们的梦想,以成就大事。今天,我们应该努力向那些伟人和名人们学习,追随他们的脚步,明天,我们就会在这个社会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挥动骨气与谦虚的双翼,我们可以飞到人生的高空。

福建2023年七市联考高三作文(篇5)

李清照曾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多么壮气的语句.

记得曾采访过消防队,队长说过的一句话令我难忘:“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这是消防队员为了人民的安全而说下的一句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句话,一句充满骨气的话.

虽说“论骨气,”可何为骨气?大家都知道人体是由皮肤,肌肉,骨头,内脏等几部分组成,在这些部分中,最坚硬的要数骨头了,骨有破裂、粉碎的,但绝对没有弯曲的.骨头就是这样宁折不弯,因此我们把这种刚强不屈的气概叫做骨气.

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志士,或是梁山好汉,每一个人都有响当当的骨气.没有骨气,在伟大的人也终将会颓废.

古代有一位穷人,快饿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恶人拒绝“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不要说骨气只在于填充生命与灵魂,只是一个要面子人的厚积薄发,骨气也是一种精神,骨气也是一种力量,有骨气的人很难不会成功.

它不仅是爱面子的一种表示,更是一个人真正要舒展,要迸发,要努力,积极向上的一种表示.骨气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一种力度,不只是正衣冠,更是一种欲爆发的稳重,儒雅与睿智,有了它,每个人将会有精彩的人生.

趁热打铁,趁青年而拼搏,拥有骨气的每个人,从现在出发,把握住关件时间,让嘲笑你的别人等着因成功而大吃一惊吧.

骨气,是一种傲视因为欲要成功.让拥有他的人也拥有一种进取的魔力,让还没它的可怜人儿快去追寻他吧.

骨气,拥有成功的魔力,他是人与人之间站在高峰的抉择,拥有了它,抓住了努力,与成功!

福建2023年七市联考高三作文(篇6)

穷人有骨气,常常以陶渊明自居,不为五斗米折腰,可是他就忘了,陶渊明是有几亩薄田的,说不上大福大贵,但至少衣食无忧,方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几杯小酒,想一份清闲.这可不是什么忍辱负重,而是神仙日子.

穷人的骨气,有时带着自戕的味道,人在屋檐下,偏偏不低头,结果头破血流了不是?螳臂挡车,自取灭亡.关键是你灭亡以后,人家车还召照开,还有别的螳螂争先恐后往上爬,生怕抓不住机遇,生怕的打不上时代的快车——穷人的骨气何其可悲.

其实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哪能够比着箍箍买鸭蛋,一成不变?你看古代的大将,枪林弹雨中横冲直撞,眼睛都不眨一眨,你不能不说他是真英雄.就算一时战败,被人生擒,押进大帐,怒目圆睁,哪有一个怕字!座上的主公就顿生爱慕之心,喝退士兵,走下来亲自为他松绑.英雄的骨头也就软了,一番审时度势,当下就弃暗投明——后来果真立下了功业.

能被压进大帐去见主公的,都有着起码的级别,骨气才有载入史册的可能.人一穷骨气也就不值钱了,你自己听起来铮铮有声,别人只当是破罐子破摔.

人活脸,树活皮,富人有脸面,穷人有骨气.很多时候,骨气是穷人的支柱,穷人在骨气中自我陶醉.

有的人凭着骨气成了英雄,有的人一身骨气却一无所有,就像同样是效忠,有的人是“忠诚”,被请进祠堂供奉,有的却只是“愚忠”,遭人嘲笑同情——穷人多半是后者.

骨气也不是个简单的问题,不知需要补钙,还得补脑才行.

福建2023年七市联考高三作文(篇7)

树木参天照上,是因为它有追求阳光的信念;瀑布飞流直下,是因为它有为追求目标不惜粉身碎骨的勇气;高山巍峨屹立,是因为它有千万年积淀的气度;山泉清冽沉静,是因为它拒绝尘俗,保持纯洁.人类从大自然中总结出――天地有正气.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充满正义气息的古国,很多革命烈士、诗人为正义而生、为爱国而死.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又如汪莘所说:"铁可折,玉可碎,海可枯.不论穷达生死,直节贯殊途.“而朱自清就是这两句名言的模范.

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他曾任过清华大学、昆明云南联合大学等校的教授.他生平事迹可见多么优秀.他本人同时也怀着铮铮铁骨、浩然正气的胸怀.

还记得1945那年,国民党在中国挑起内战.当时,国内物品奇缺、物价飞涨,人民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连当时是清华大学教授的朱自清也生活窘困.

卑鄙的国民党当局为了收买人心,在美国政府的暗地支持下,假惺惺地向国民施舍一些救援物资.当时很多大学教授对这种行为十分不满,纷纷抗拒,国民党当局为缓和他们的不满,给他们放发了能平价购买定量美国面粉的”配购证“.

当时的朱自清很不服气.为了维护中国人的尊严和气节,爱国教授们联合起草了退还”配购证“的《声明书》.这让爱国教授们的生活更加清贫,特别是朱自清,他尽管名气大,但一家九口的温饱还是让他吃不消.最为严重的是他还患有严重的胃病,日夜不停地吐酸水.

虽然这样,但朱自清还说:“美国面粉具有收买灵魂性的特点,即使我病危,也决然不能要.”他在签那份《声明书》时就是这样斩钉截铁、毫不迟疑的.

迫于贫困的生活和不治的疾病,朱自清感到自己快走完人生的旅途了.但是在临终前,他费劲地嘱咐妻子:“有件事要记住,我……我是在拒绝购买美国‘救济粮’的声明书上签过名的……”

1948年8月20日,朱自清终于与世长辞了.毛泽东同志给予他高度评价,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病重,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精神震撼了我.他的正义感在敌人面前刚正不阿、坚贞不屈,保护与维持了中国人的尊严与独立.我认为,只要正义的阳光普照大地,邪恶必然无处藏身.

朱自清追求正义、伸张正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朱自清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愿这种精神永世流传.这就是中国人的骨气!

193417